全本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康熙正史 > 第1126章 姚启圣写给施琅的信

第1126章 姚启圣写给施琅的信(2 / 2)

台湾之疆土与历史——不可弃之祖宗基业

台湾自古即为中华之版图,此乃无可辩驳之史实。

远在隋唐,便有我中原之人渡海垦殖;宋元设澎湖巡检司,正式纳入管辖;及至前明,颜思齐、郑芝龙辈经营于此,汉民日多,早已成一片膏腴之地。

虽一度为荷兰红毛夷所窃据,然郑成功公将其收复,亦是光复旧土之举。

今我大清承天命,抚有四海,前明之疆土,即我大清之疆土。

我朝历经三代雄主,始有今日之盛。

圣上亲政以来,平三藩,定朔漠,如今又克台湾,四海之内,已无一寸非王土。

若在此一统之盛世,反将已入版图之疆土无故弃之,岂非自剪羽翼,示弱于天下?

倘若弃之,则国史之上将如何记载?

后世子孙将如何看待我等?

是谓我大清国力不逮,无力治理海外之地,还是谓我君臣鼠目寸光,不知海疆之要?

此不仅是寸土之得失,更是国体之尊严,祖宗之基业,万万不可轻言放弃。

台湾之形势与国防——不可弃之东南藩篱

或有朝臣以为,台湾远在海外,守之不易,耗费巨大。

此诚为一叶障目,不见泰山之论。

启圣以为,台湾非但不是朝廷之负累,反而是东南沿海安危之关键所在,乃我大清东南之天然藩篱。

其一,台湾是沿海诸省之外护。

请将军试想,福建、浙江、广东、江南,乃我朝财赋之重地,人口之渊薮。

若无台湾为屏障,则此万里海疆将直面汪洋,无险可守。

风信一变,海寇、倭夷、乃至西洋诸国之舰船,皆可朝发夕至,袭扰沿海。

届时,我朝不仅要处处设防,疲于奔命,沿海百姓亦将永无宁日。

当年倭寇之患,殷鉴不远。

而若有台湾在手,我朝便可设立水师,前出防御。

台湾如一扇门,我军据之,则可拒敌于国门之外;若弃之,则是门户洞开,引狼入室。

守台湾一地之费,远少于守沿海万里之费,此中利害,稍有智识者皆能明辨。

台湾沃野千里,物产丰饶,足以养兵十万。

郑氏父子孙三代,凭借此地,与朝廷抗衡数十年,屡次进犯内地,使东南糜烂。

此地若为我朝所有,善加治理,则为产粮产糖之宝地;若为他人所有,则必为心腹大患。

今日我军将郑氏之根基尽数拔除,若不趁此机会永固其地,一旦撤兵弃守,不出十年,必有新的枭雄或海寇啸聚其中,甚至郑氏余孽亦可能死灰复燃。

届时朝廷欲再平之,所费之人力、物力、财力,恐十倍于今日。

更何况,荷兰、西班牙等红毛夷,对我台湾之地觊觎已久,我军前脚刚走,彼辈后脚必至。

一旦台湾落入此辈之手,彼等挟坚船利炮,盘踞于此,不仅袭扰我商旅,断我海路,更可以此为基,蚕食我沿海州县。

到那时,台湾将从“东南藩篱”变为一把直插我大清胸腹之利刃,悔之晚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