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于是康熙元年的事情,康熙的记忆有些模糊了,毕竟当时才八岁呢。
“皇上,施琅于康熙二年、康熙三年连续两年攻打台湾,均以战败告终,朝廷损失惨重,这才烧毁了战船,并开启了海禁呐......”明珠劝道。
陈廷敬也说道:“皇上,明相说的没错,当年所有人都怀疑施琅只是郑成功的苦肉计,故意将朝廷的水师战船折损,好让郑成功反攻大陆.......”
原来当年施琅,奉鳌拜和索尼的命令,率领清军水师攻打郑经。
当时施琅也是在澎湖,遇到了风暴,几乎全军覆没。
第二年,清军集结五万大军,一千多艘战船再次攻打台湾。
不幸再次战败,清军又一次几乎全军覆没。
这一次,施琅遭到文武百官的弹劾,均认为他是奸隙。
鳌拜还想杀了施琅,以谢天下。
索尼、苏克沙哈、范文程求情,施琅才免了死罪。
后来施琅出任内大臣,也就是闲职,根本就不用上班、更没有衙门的那种官。
所以自康熙三年,到如今康熙二十年了。
十七年的时间内,施琅一直在京城的家中赋闲,根本无人问津,更没有人提到过他。
“皇上,施琅虽然曾经战败过,但臣相信他!臣认为,他只要能够出山担任水师提督,以海霹雳的名声,必能攻克台湾!”姚启圣说道。
康熙沉默片刻,仔细思索一番,大清国确实没有什么好的水师将领。
然而至于施琅,他能相信吗?
康熙面色凝重地说道:“姚启圣,朕命你即刻返回福建,不得有丝毫耽搁。到了那里,你要迅速招募士兵,购买马匹,组建一支强大的大清汉人水师。这关系到我大清的海防安全,绝对不能掉以轻心!”
姚启圣连忙跪地叩头,应道:“微臣领旨!”
然而,他心中仍有一丝疑虑,忍不住问道:“陛下,那施琅一事该如何处置呢?”
康熙略微迟疑了一下,然后缓缓说道:“此事朕还需再斟酌斟酌……”
姚启圣见状,知道康熙心中仍在权衡利弊,便不再追问,再次叩头道:“微臣遵命!”
说罢,他站起身来,向康熙行了个礼,然后转身打马离去,直奔福建而去。
看着姚启圣远去的背影,康熙的眉头紧紧皱起,陷入了沉思之中。
他深知满人在海战方面确实缺乏天赋和经验,那些满洲八旗官兵和水师官兵在福建虽然耀武扬威,但真正遇到敌人时,却往往无法登上战船应战。
相比之下,姚启圣提出的组建汉人绿旗兵水师的建议,似乎更为可行。
经过一番深思熟虑,康熙终于下定决心,决定力排众议,将福建所有的满洲八旗官兵和水师官兵全部调离福建。
这样一来,既可以避免满人在海战中的劣势,又能让姚启圣专心致志地在福建招兵买马,组建一支真正强大的汉人绿旗兵水师。
康熙相信,只要给予姚启圣足够的权力和资源,他一定能够不负所望,打造出一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水师队伍。
后来,康熙召集众人商议福建水师提督一职的接任人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