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亮时,晨曦的微光洒在吴三桂的脸上,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。
他去了方光琛的家中,再听听他的看法。
一路上,他的心情格外沉重,脚步也显得有些拖沓。
当他来到方光琛的家中时,屋内布置得简单而雅致。
吴三桂坐定后,试探性地问起要不要反清之事。
然而,方光琛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,眼神闪烁,避而不谈这个话题。
他一会儿说起最近的天气,一会儿又聊起了京城的一些趣事,就是不触及反清这个核心问题。
吴三桂心中一阵失落,但他还是强忍着没有发作,无奈之下,只得起身离开了。
次日,吴三桂依然没有放弃,他再次来到了方光琛的家中。
此时,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屋内的地上,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。
吴三桂再次提及反清之事,可方光琛依然是顾左右而言他,就是不说正题。
他的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,可吴三桂却觉得那笑容背后隐藏着无尽的深意。
吴三桂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无奈,他不知道方光琛到底在想什么,也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何去何从。
他默默地坐在那里,眼神有些空洞,仿佛陷入了一个无解的谜题之中。
这方光琛啊,那可是吴三桂相交多年的至交好友。
想当年,两人在少年时期便结识,那时候的他们,皆是意气风发、壮志凌云之辈。
从相识的那一刻起,方光琛便认定了吴三桂,从此死心塌地地跟随他南征北战。
在那漫长的岁月里,他们一同经历了无数的刀光剑影、血雨腥风。
每一场战役,方光琛都在吴三桂身旁出谋划策,为他排忧解难;每一次危机,两人都相互扶持,共同度过。
他们的情谊,在战火的淬炼中愈发深厚。
如今,眼瞅着大事在即,吴三桂满心期待着方光琛能一如既往地与他并肩作战,可谁曾想,方光琛却仿佛突然打了退堂鼓。
他变得沉默寡言,面对吴三桂的询问总是含糊其辞,这让吴三桂着实摸不着头脑。
吴三桂心里犯起了嘀咕,这方先生向来是个有主见、有谋略的人,怎么到了这关键时刻,却如此让人捉摸不透呢?
索幸到了第三日,吴三桂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,决定再次登门来到方光琛的家中。
他带着几分急切,几分期待,跨进了方光琛家的大门。
一见到方光琛,吴三桂便笑着打趣道:“方先生,你这个老狐狸就别再装了。难不成我吴三桂都三顾茅庐了,你还不肯跟我说实话吗?”
那笑容虽然挂在脸上,却难掩眼中的焦急。
方光琛闻言,微微抬起头,看了看吴三桂,缓缓说道:“王爷,您为何不问玄初?”
吴三桂听后,轻轻摇了摇头,郑重其事地说道:“本王想听听方先生的意见。在本王心中,这天下之事,能与本王共谋大计者,非方先生莫属。”
方光琛听了吴三桂这番话,微微点头,转身走到桌前,拿起茶壶,给吴三桂倒上一杯茶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