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微微点头,又看向大阿哥胤禔:“胤禔,你想应战吗?”
胤禔立刻躬身:“儿臣愿意!儿臣箭术精湛,定能赢下比试,为大清争光!”
康熙沉默片刻,终于开口:“好。传旨巴图使者,朕应下这场比试。三日后辰时,木兰围场东门集合,双方各出数人,以一日为限,猎获猎物数量多者胜。赌注就按太子说的,输方献上十匹良马、五十斤茶叶、二十匹丝绸。”
此言一出,帐内立刻热闹起来。胤禔兴奋地与身边的侍卫讨论着围场的地形,胤祥则在一旁跃跃欲试,胤禩则走到康熙身边,低声道:“皇阿玛,儿臣担心准噶尔会在围场设伏,不如派些暗哨提前去围场探查,确保安全。”
康熙点头:“你考虑得周全。胤禩,此事便交给你去办,暗哨要选可靠的人,别让准噶尔发现。另外,胤礽,你负责拟定比试的详细规矩,传给准噶尔部。胤禔、胤禩、胤祥,你三人代表我大清参赛,这几日好好准备,不可懈怠。”
众人纷纷躬身应下,帐内的气氛从之前的紧张转为兴奋。只有康熙坐在宝座上,眼神深邃——他知道,准噶尔部绝不会只为一场比试而来。
接下来的三日,御营上下都在为比试做准备。胤禔每日天不亮就去练箭,箭术愈发精准;胤祥则带着侍卫去围场熟悉地形,标记出猎物较多的区域;胤禩也在安排好警戒人手后加紧练习弓马。
第三日清晨,天色刚亮,木兰围场的东门就聚满了人。大清这边,胤禔、胤祥、胤禩身着劲装,骑着骏马,每个人身后跟着十位侍卫;准噶尔那边,巴图带着三位王子——大王子噶尔丹策零、二王子大策零敦多布、三王子罗卜藏丹津,个个身材魁梧,腰间别着弯刀。
康熙与几位蒙古王公坐在远处的观景台上,看着双方人马。巴图走到观景台前,躬身道:“陛下,双方都已准备就绪,是否可以开始?”
康熙点头:“开始吧。记住,只比打猎,不许伤人。”
巴图应了声“是”,转身举起手中的旗帜,高声喊道:“比试开始!”
旗帜落下的瞬间,双方人马同时策马冲出。胤禔一马当先;胤祥则跟着胤禩往深处走,他熟悉地形,胤禩早已提前找他同行。
观景台上,康熙端着茶盏,目光紧紧盯着围场里的身影。蒙古王公们则在一旁议论纷纷,有的看好大清皇子,有的则觉得准噶尔王子更擅长草原打猎。
阳光渐渐升高,草原上的风带着青草的气息,吹过围场,空气也变得更加炙热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