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原来瓢虫也分好的和坏的啊!”一个叫大牛的孩子惊讶地说,“俺以前还以为所有瓢虫都一样呢!”
“对,很多东西都不能只看表面,得仔细观察,才能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样的。”赵南说,“就像读书一样,不能只看字面上的意思,得仔细琢磨,才能明白里面的道理。”
孩子们在小树林里玩了一上午,一会儿观察蚂蚁搬家,一会儿看瓢虫吃蚜虫,一会儿又追着蝴蝶跑,玩得不亦乐乎,却也学到了不少知识。铁蛋更是成了赵南的“小跟班”,赵南走到哪里,他就跟到哪里,遇到不懂的问题就立刻问,还主动帮其他同学解答他已经懂了的问题。
中午的时候,二丫突然捂着肚子蹲在地上,脸色有点发白。赵南赶紧走过去,摸了摸她的额头,问道:“二丫,怎么了?是不是肚子疼?”
二丫点点头,声音有点虚弱:“嗯,早上吃了点凉粥,现在肚子好疼。”
赵南想了想,对铁蛋说:“铁蛋,你还记得咱们早上说的车前草吗?去那边的河边找几株新鲜的车前草来,要带根的。”
铁蛋立刻点点头,拔腿就往河边跑,不一会儿就拿着几株新鲜的车前草跑了回来。赵南接过车前草,去掉上面的泥土,又找了块干净的石头,把车前草捣烂,然后对周先生说:“周先生,麻烦您找个小锅,接点水,把这个煮一下给二丫喝。”
周先生赶紧去附近的农户家借了个小锅,煮了一锅车前草水。二丫喝了之后,没过多久,肚子就不疼了,脸色也恢复了红润。她感激地对赵南说:“谢谢赵先生!您教的草药真管用!”
孩子们也都围了过来,七嘴八舌地说:“赵先生,您太厉害了!”“以后俺们要是肚子疼,也知道找车前草了!”
赵南笑着说:“这不是我厉害,是这些草药厉害,也是你们愿意学的缘故。只要你们好好学,将来也能像我一样,用这些知识帮助别人。”
下午的时候,赵南给孩子们讲《三字经》里的“三才者,天地人”。他没有让孩子们死记硬背,而是指着天上的太阳、地上的草木,对孩子们说:“‘天’就是我们头顶的天空,有太阳、月亮、星星,给我们光明和温暖;‘地’就是我们脚下的土地,长着庄稼、草木,给我们食物和住处;‘人’就是我们自己,我们要懂得顺应天地的规律,珍惜天地给我们的东西,还要互相帮助,这样才能好好生活。”
铁蛋举手问道:“赵先生,那我们怎么顺应天地的规律啊?”
“比如春天的时候,天气暖和了,就可以播种;秋天的时候,天气凉了,就可以收获;夏天热的时候,要多喝水,别中暑;冬天冷的时候,要多穿衣服,别冻着。”赵南解释道,“这些都是顺应天地规律的做法。还有,我们要爱护草木,不随便砍树;要爱护小动物,不随便伤害它们,这也是在珍惜天地给我们的东西。”
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,以前他们觉得《三字经》里的话晦涩难懂,可经赵南这么一讲,结合生活里的事情,就变得简单易懂了。周先生坐在一旁,看着孩子们专注的神情,心里感慨万千。他教了一辈子书,一直觉得只要把经义讲清楚,孩子们就能学好,却没想到,原来把经义和生活结合起来,能让孩子们学得这么快,这么投入。
傍晚的时候,孩子们放学回家,铁蛋却没有走,他主动留下来,帮赵南收拾学堂里的桌椅,还帮着打扫院子。赵南看着他忙碌的身影,笑着问:“铁蛋,今天累不累?”
铁蛋摇摇头,擦了擦额头上的汗:“不累!今天玩得可开心了,还学到了好多东西。以前俺觉得读书没意思,现在觉得读书可有意思了!”
赵南摸了摸他的头:“只要你愿意学,以后还有更多有意思的东西等着你来学。”
铁蛋用力点点头:“俺会好好学的!将来俺也要像赵先生一样,懂得好多知识,还能帮助别人!”
等铁蛋走了,赵南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,看着天边的晚霞,心里格外平静。他想起自己在修仙界的日子,每天不是修炼,就是打怪,不是争夺资源,就是防备敌人,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,感受到一种纯粹的快乐——不是因为修为提升的快乐,而是因为传递知识、帮助别人的快乐。
孩子们的笑脸、铁蛋的转变、二丫的感激、周先生的认可,这些平凡的小事,像一股股清泉,洗涤着他因漫长修行而略显沧桑的道心。他内视丹田,发现那枚被封印的金丹,虽然依旧被压制在筑基初期的气息下,却比以前更加沉稳,流转的灵气也更加顺畅,仿佛多了一丝人间的烟火气,少了一丝修仙界的冷硬。
他忽然明白,所谓的“红尘炼心”,并不是要经历多么惊心动魄的大事,而是要在这些平凡的日常里,感受人间的冷暖,体会生命的意义,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,去传递温暖。这样的道心,才更加坚实,更加澄澈,也更加接近修行的本质——不是为了追求长生不老,而是为了成为一个更好的人,一个能为这个世界带来一点美好的人。
这时,周先生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粥走了过来,递给赵南:“赵先生,快喝点粥暖暖身子。今天辛苦您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