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潭边,月华如水,寒气氤氲。
那座临时布置的“太阴聚灵阵”正高效运转着,吸纳着月华与寒潭中升腾起的精纯太阴寒煞之气,化作肉眼可见的缕缕白色寒雾,缭绕在中央那尊赤红色丹炉周围。
丹炉之下,只有一点微弱得几乎看不见的橘黄色火苗,并非地火,而是由赵南以自身金丹真元凝聚而出的一缕“心火”,微弱却坚韧,维持着炉内药性最基本的活性。
柳云梦全神贯注,双手如穿花蝴蝶般打出道道法诀,精细调控着阵法,引渡着恰到好处的寒泉精气渗透炉壁。她额头已渗出细密汗珠,眼神却异常明亮,紧紧感应着炉内任何一丝细微变化。
赵南则盘坐于另一侧,双目微闭,大部分心神都用于维持那一点“心火”的稳定,同时神识如同最精密的触须,深入丹炉内部,感知着“离火精粹”与“冰髓莲心”在极致低温环境下的缓慢变化。
时间在极度专注中悄然流逝。夜空星辰渐稀,东方天际泛起一抹极淡的鱼肚白。
炉内,那原本狂暴的离火精粹,在源源不断的太阴寒煞之气的浸润下,竟真的如同被驯服的猛兽,逐渐收敛了爪牙,暴烈的火性慢慢沉淀,转化为一种内敛的温润。而冰髓莲心的极致寒性,也不再是尖锐的抗拒,而是在寒煞环境的共鸣下,变得愈发晶莹剔透,散发出勃勃生机。
两种原本截然相反、剧烈冲突的药力,在这特殊的环境中,开始了一种前所未有的、缓慢而深入的相互渗透与交融。没有激烈的对抗,只有无声的滋养与转化。
忽然,赵南紧闭的双目睁开,低声道:“仙子,时机将至!”
柳云梦精神一振,双手法诀陡然一变,变得更加轻柔绵长,口中低诵玄奥咒文。阵法汇聚的寒雾更浓,几乎将整个丹炉都包裹起来,唯有炉底那一点心火,顽强地闪烁着。
赵南同时催动心火,并非加热,而是以其为核心,勾勒出一个无形的、蕴含着“五行调和”真意的法印,轻轻“印”向炉内那即将彻底融合的药液核心!
就在这一刹那——
嗡!
丹炉轻轻一震,并非炸炉前的剧烈晃动,而是一种低沉悦耳、仿佛源自远古的嗡鸣。炉盖缝隙中,没有炽热的气浪,也没有焦糊味,反而逸散出一片朦胧柔和、似青似白、蕴含着无限生机与灵性的光晕!
一股难以言喻的丹香弥漫开来。这香气不浓烈,却极富穿透力,清冷中带着一丝暖意,吸入一口,竟让人灵台瞬间清明,仿佛思绪都敏捷了几分。
成功了!
炉盖未曾开启,但两人都已清晰地感应到,炉内丹药已然成型,药性圆融平衡,那一点期待的“灵犀慧光”正在丹体内部孕育流转!
柳云梦难以置信地捂住嘴,美目瞪得圆圆的,激动得身体微微颤抖,眼眶竟有些湿润了。无数次失败,无数个日夜的煎熬推演,就在这看似离经叛道的方法下,成功了!
她猛地看向赵南,眼中充满了无尽的惊喜与感激:“赵道友!我们...我们成功了!”
赵南也长长舒了一口气,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,维持心火与神识的高度集中,也让他消耗不小:“幸不辱命。仙子,可以收丹了。”
柳云梦强压下激动的心情,深吸一口气,手法娴熟地打出收丹法诀。
炉盖开启,三颗龙眼大小、通体浑圆、色泽奇特的丹药飞射而出,落入她早已备好的寒玉瓶中。
只见那丹药并非单一颜色,而是呈现出一种奇妙的渐变色泽,主体如同冰封的火焰,内里却又有点点灵动的白色慧光流转不定,仿佛蕴含着无限的智慧与生机。丹药品相完美,灵气内蕴,赫然达到了上品品质!
“灵犀转慧丹...真的是灵犀转慧丹!”柳云梦捧着寒玉瓶,如同捧着世间最珍贵的宝物,指尖都在微微发颤,反复观看,爱不释手,“药性如此圆融平衡,慧光自生...比古籍中描述的还要完美!赵道友,若无你提出这水炼之法,此丹绝无重现之日!”
她抬起头,目光灼灼地看着赵南,感激之情溢于言表:“云梦真不知该如何感谢道友才好!”
赵南微笑道:“仙子言重了。能参与如此奇妙古丹的复原,于南而言亦是难得的历练与收获。此法能成,亦赖仙子深厚的丹道底蕴与精准掌控,非我一人之功。”
此时,天光已大亮,朝霞映照在寒潭之上,波光粼粼。绿漪和几名弟子也早已被之前的动静吸引过来,远远地看着,脸上都带着好奇与兴奋。
柳云梦珍而重之地将寒玉瓶收好,心情极佳,对绿漪吩咐道:“快去准备些最好的灵茶和点心来,我要好好谢谢赵师叔!”
“是!师尊!”绿漪欢快地跑开了。
两人回到丹霞轩,虽一夜未眠,却皆精神亢奋,毫无倦意。品着香茗,回味着昨夜成功的每一个细节,越聊越是投机,对丹道的理解仿佛又更深了一层。
畅谈良久,柳云梦似乎下定了什么决心。她起身走入内室,片刻后,捧着一个尺许长的陈旧玉盒走了出来。那玉盒材质特殊,似玉非玉,似木非木,上面雕刻着模糊的云纹草药图案,透着一股古老的气息。
“赵道友,”柳云梦将玉盒放在赵南面前的桌上,神色变得郑重起来,“道友助我复原古丹,恩情匪浅。寻常谢礼,不足表达云梦感激之情。此物乃我早年在外游历时,于一处古修遗府中偶然所得,于我而言,一直如同鸡肋,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。但今日观道友之能,或与此物有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