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南拨弄着火堆,淡淡道:“世事艰难,混口饭吃罢了。”
李莽嘿然一笑:“也是。不过这行当,讲究的是个‘义’字当头,‘信’字为本。接了镖,就得把人家的东西安安稳稳送到,豁出命去也得护住了。这跟你们读书人讲的道理,不一样吧?”
赵南沉默片刻,点了点头:“确实不同,但亦有相通之处。”他体会着这种“信义”与“责任”。当真的遇到一小股不开眼的毛贼时,他并未显露修仙手段,只是凭借远超常人的身手(控制在凡人理解的范围内),配合其他镖师,将来犯者击退。当钢刀临身,他感受到的是凡俗武力的凶险与同伴之间背靠背的信任。这是一种“武”道,一种“守护”之道。
不同的身份,不同的经历,让他体验着世间百态,人情冷暖。他教书的祠堂、行医的病榻、走镖的荒野,都成了他的道场。他不再仅仅是以一个高高在上的修仙者视角俯瞰凡尘,而是真正融入进去,用“心”去感受这红尘中的喜怒哀乐、生老病死、仁义礼智信。
他的气息越发内敛,眼神愈发平和深邃,原本因连番厮杀而残留的些许凌厉煞气,也在这种平凡而充实的生活中被悄然洗去。丹田内的液态灵力,在这种心境的滋养下,自行缓缓运转,愈发粘稠凝练,那核心处的一点金芒,则在不知不觉中,吸收着这红尘万象的“意”与“神”,悄然壮大。
**这一夜,他独自一人,登上一座无名高山之巅。**
脚下云海翻腾,头顶星河璀璨,一轮皎洁的明月悬于中天,清辉洒落,万物披银。远离了尘世的喧嚣,天地间只剩下风声、虫鸣,以及那浩瀚无垠的寂静。
赵南盘膝坐在一块青石上,没有运转任何功法,只是静静地望着那轮明月,任由思绪放空。过往数月的经历,如同画卷般在心头缓缓展开:孩童朗朗的读书声、病患康复后的感激泪水、镖局兄弟豪迈的誓言、古镇画师笔下的意境、槐树下老叟棋局中的取舍……
种种感悟,纷至沓来,却又和谐地交融在一起。文道、医道、武道、画道、棋道……乃至这红尘中万千生灵的生存之道,似乎都指向同一个源头,那便是“道”本身。它无处不在,无时不在,存在于天地运转,也存在于蝼蚁求生,存在于雷霆毁灭,也存在于草木生长。
他心有所感,缓缓闭上双眼,神识沉入丹田。
只见那原本如同湖泊般的液态灵力,此刻仿佛化作了一片无垠的、缓缓旋转的星云,深邃而粘稠。而在那星云的最中心,一点光芒正稳定地散发着温暖而璀璨的金辉!
那金芒虽小,却凝实无比,仿佛蕴含了无限的生机与可能。它并非由外力凝聚,而是他自身灵力、神识、肉身、以及这数月来感悟的红尘万道,自然孕育而出的一点“真如本性”,是金丹的“神”之雏形!
它静静地位于丹田中央,自行缓缓转动,散发着一种圆融、不朽的意蕴。周围的液态灵力,如同朝拜君主般,围绕着它缓缓流淌,不断地被其吸引、淬炼,变得更加精纯。
“这便是……红尘金丹的雏形么?”赵南心中明悟,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与平静。
他能清晰地感觉到,这一点金芒“神”胚,其根基之雄厚,远超寻常修士依靠大量灵力和丹药强行凝聚的金丹雏形。因为它不仅包含了力量的积累,更融入了对天地、对生命、对万道的深刻理解与感悟。这是一种由内而外,水到渠成的升华。
虽未真正结成固态金丹,但有了这“神”在,结丹的最大瓶颈——凝聚丹“神”,已然跨越!剩下的,便是水磨工夫,积累足够的灵力,将这液态星云彻底固化,包裹这金芒“神”胚,成就真正的金丹大道!
月光如水,浸润着他的身躯,也仿佛浸润着他丹田内的那一点金芒。赵南睁开眼,望向那轮皎洁的明月,嘴角泛起一丝淡然的笑意。
红尘炼心,金丹自孕。这条路,他走对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