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希音回到学校后,脑海中时常浮现出,汶川地震救援时。
那些受灾群众,绝望的眼神。
哪怕之后绝处逢生,但很多人依然会有创伤后应激反应。
只要灯一晃动,就感觉要地震了。
还有奥运会期间,运动员们面临压力时的种种神情。
包括她自己,当初作为救援队的一员,身处其中时。
心里的难受与压抑,也久久无法平息。
后来她甚至去翻看了许多,有关心理疗愈方面的书籍。
试图先疗愈自己,再去帮助他人。
这些经历如同电影般,在她脑海中不断放映。
让她越发深刻地意识到,在人们遭遇重大事件时。
心理上,所承受的创伤和压力,往往不亚于身体上的伤痛。
她深知,看得见的伤口,可以通过医疗手段治愈。
然而那些看不见的心灵创伤…
若得不到及时的安抚和引导,可能会伴随人们一生。
影响他们的生活和未来。
经过深思熟虑,宋希音决定兼修心理学。
她希望通过系统地学习,心理学知识。
能够帮助那些,在困境中挣扎的人们。
给予他们一些,心灵上的慰藉和支持。
做出这个决定后,宋希音便积极行动起来。
她开始收集各种心理学相关的资料。
深入了解,心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学习要求。
打算先从基础心理学,开始学起。
一点一点地,打好基础,这样才能学扎实。
但她也明白,仅凭自己的摸索,远远不够。
还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帮助。
在一次与导师的交流中。
宋希音鼓起勇气。
向导师倾诉了,自己在汶川地震和奥运会期间的所见所感。
以及想要兼修,心理学的想法。
导师静静地听着,眼中不时闪过赞许的目光。
待宋希音说完,导师微笑着说道:“希音,你的经历很宝贵,想法也非常有意义。”
“心理学确实能够在很多方面,帮助到他人。”
“尤其是经历过,重大创伤的人群。”
宋希音听到导师的认可,眼中闪过一丝惊喜。
急切地问道:“老师,那您觉得我该怎么做,才能更好地开始,学习心理学呢?”
导师思索片刻后说道:“目前国内对心理学,不怎么重视。”
“这样吧…”
“我认识一位,心理学领域的资深教授。”
“他在应用心理学方面,造诣颇深。”
“尤其擅长,灾后心理重建和压力应对等领域。”
“我可以帮你引荐一下。”
“你去跟他交流交流,听听他的建议。”
“或许会对你,有所帮助。”
宋希音激动得差点跳起来。
连忙说道:“真的吗?”
老师,那真是太感谢您了!”
导师看着宋希音激动的样子,欣慰地笑着说道:“希音,心理学需要更多的年轻后辈,投入其中。”
“你要加油啊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