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迹般地,在经历了数次危象后,伤员的高烧竟然渐渐退了!伤口虽然愈合缓慢,脓液渐渐变得清稀,红肿也开始消退!他扛过来了!
这个消息如同给整个支队注入了一剂强心针!没有西药,我们也能活!
林闻溪却不敢有丝毫放松。他知道,这只是个案,而且过程极其凶险,并非人人都有这般强韧的体质和运气。他更加废寝忘食地研究石老七留下的笔记,试图从中找到更多应对创伤感染和并发症的替代方案。
他尝试用蒸煮法提取某些草药的有效成分制作简易注射液(风险极大,需极其谨慎);他加大了对针灸镇痛、消炎作用的探索;他甚至开始系统记录每个伤员的症候、用药和转归,试图总结出一套适用于战时极端简陋条件下的、中西医结合的创伤救治规程。
资源匮乏到了极致。纱布绷带反复清洗煮沸使用,直到烂得不能再烂。没有脱脂棉,就用艾绒代替。没有手术刀,磨快的刺刀也能勉强进行截肢手术。盐水成了最宝贵的清洗液。
李正雄来看望的次数更多了,每次眉头都锁得更紧。他带来的不再是酒,而是偶尔能搞到的一点红糖、几个鸡蛋,给最重的伤员补充营养。他看着林闻溪日益消瘦、眼窝深陷的样子,最终只是哑着嗓子说:“老子就是去端了鬼子的药库,也得给你把药弄回来!”
一天深夜,林闻溪正在油灯下翻阅一本破旧的《本草纲目》,试图寻找更多具有抗菌作用的本地草药,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喧哗。
小吴激动地冲进来,手里举着一个小布包:“林大夫!林大夫!药!药来了!”
林闻溪猛地站起,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!
布包打开,里面是几支珍贵的磺胺针剂和一小瓶盘尼西林!虽然数量极少,却无疑是雪中送炭!
“哪来的?”林闻溪急问。
“是……是‘家里’送来的!”小吴压低声音,眼中闪着光,用了地下工作的暗语,“说是……‘顾小姐’想办法弄到的,冒险送过来的!”
顾静昭!林闻溪心中一热,鼻子有些发酸。她竟然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,还记得这里,还能弄到这些救命药!
“快!给三床和七床用上!他们最危险!”林闻溪立刻下令。
望着那一点点极其珍贵的西药被注入伤员体内,林闻溪的心情复杂难言。这一点点援助,如同黑暗中的一丝微光,珍贵无比,却也再次凸显了他们的极度匮乏和对外界的依赖。
不能永远指望偶然的援助。他握紧了拳头。必须找到更稳定、更自主的药物来源!无论是来自大地,还是来自……敌人的仓库。
他看向窗外漆黑的夜色,目光再次落在那本《本草纲目》和石老七的笔记上。
西药断供的危机,像一把重锤,砸碎了他最后的侥幸,也锻造了他更坚韧、更实际的医道。他的目光,从此不仅盯着伤员的伤口,更投向了更广阔的、能孕育草药的山林,和那隐藏着药品与罪恶的敌人后方。那条由李帅军徽指引的路,似乎有了更具体的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