霜降已过,省城的清晨透着寒意。林闻溪抱着几卷医书匆匆穿过庭院,忽见周振邦独自坐在石凳上,对着一个精致的西洋器械出神。
“振邦兄,这是何物?”林闻溪好奇地走近。那是一台黄铜制成的便携式显微镜,镜筒锃亮,调节旋钮精巧,与医学堂实验室里的大家伙截然不同。
周振邦抬头,露出难得的苦恼神色:“家父从上海寄来的生日礼。说是德国最新款,让我好生研习西医。可是...”他尴尬地咳嗽一声,“我竟不太会用。”
林闻溪细看那显微镜,想起在细菌学课上的操作:“可是焦距调节不畅?”“正是!”周振邦惊讶道,“你怎知道?”“实验室的显微镜也常需调试。我来试试?”
周振邦犹豫片刻,终究将显微镜推过来。林闻溪小心调节反光镜和焦距旋钮,很快找到了清晰成像的诀窍。
“成了!你看——”林闻溪让出位置。周振邦凑近目镜,顿时惊叹:“如此清晰!连苍蝇腿上的细毛都分明可见!”
两人正兴致勃勃地观察各种标本,忽听一阵急促的脚步声。食堂帮工小张捂着肚子跑来,面色苍白:“周少爷,林少爷,我从昨夜起腹痛泄泻,可否给些药?”
周振邦立即拿出随身带的西药箱:“可能是急性肠胃炎,服些次硝酸铋止泻如何?”林闻溪却按住他:“且慢。待我先诊脉察舌。”
诊察发现:患者虽腹痛泄泻,但口不渴,舌苔白腻,脉濡缓。“此乃寒湿困脾,非湿热下注。”林闻溪分析道,“若用收敛止泻药,恐闭门留寇。”
周振邦皱眉:“但腹泻会导致脱水,需先止泻再对症治疗。”“中医认为当化湿健脾,邪去则泻自止。”
两人各执一见,气氛一时僵持。小张看看这个,望望那个,腹痛似乎更重了。
fally,周振邦让步:“这样,先试你的方子,若半日无效再用我的药。但需补充水分和电解质——这是我最后的坚持。”
林闻溪微笑点头:“合理。我开藿香正气散加减,你准备口服补液盐如何?”
方案既定,两人分头行动。林闻溪去药房抓药煎煮,周振邦则用食盐和白糖配制简易电解质水。不到一个时辰,小张已服下汤药和盐水。
午后,小张欣喜来报:“泻止了大半!腹痛也轻了!”周振邦难以置信地检查:“确实好转了。体温正常,脱水征象不明显。”他转向林闻溪,由衷道:“佩服!若按我法,恐真会闭门留寇。”
林闻溪谦逊摇头:“若无你坚持补充电解质,患者也可能因脱水而虚弱。你我互补,方得周全。”
这场小合作让两人关系悄然变化。往日只是室友之谊,如今添了同道之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