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针途 > 第11章 经方时方孰优劣?

第11章 经方时方孰优劣?(2 / 2)

这个成功案例在医学堂引起轰动。一个二年级学生,竟然调和了经方时方之争,拟出了有效的方剂!

陆九芝老先生特地召见林闻溪:“闻溪,你可知为何此方能效?”林闻溪恭敬回答:“学生只是遵循‘观其脉证,知犯何逆,随证治之’的经旨,未敢拘泥派别。”

陆老颔首微笑:“善!医者,意也。意通古今,心融派别,方能臻于至善。经方时方,本出一源;古今之辩,实为进步之阶。”

他赠给林闻溪一本亲手注释的《伤寒论》:“望你不负初心,融会贯通,将来为医学开一新境。”

然而争议并未平息。傅青主在课堂上依然强调经方的重要性:“仲景立法,千古不易。今日偶中,未必常常皆效。”

叶天士则鼓励学生:“病无常形,医无常方。学古而不泥古,方为活法。”

林闻溪成为了两派都想争取的对象。经方派赞赏他深谙伤寒奥义,时方派欣赏他不拘一格的精神。

更让林闻溪思考的是,他在西医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如何与中医融合。那位水肿患者好转后,他建议其检查小便蛋白,结果发现仍有大量蛋白尿——这说明肾脏损伤尚未完全恢复。

于是他在中药方中加入了黄芪、山药等健脾固精之品,并建议配合休息和饮食调理。这种中西医结合的思路,再次引发讨论。

秦若虚对林闻溪的方案很感兴趣,他建议:“可否统计不同方剂对水肿患者的疗效?包括单纯经方、单纯时方、中西结合等不同方案?”

这个建议得到了麦克莱恩博士的支持。于是,一个名为“水肿病治疗方案比较研究”的课题小组成立了,吸引了中西医学生的参与。

研究初步发现:单纯经方对典型阳虚水停效果显着;单纯时方对气滞水停更为适宜;而中西结合方案在改善实验室指标和预防复发方面更具优势。

这些数据让极端派别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立场。医学堂中的经方时方之争逐渐趋于理性,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开放的学术讨论。

月末的病例讨论会上,那位水肿患者前来复诊。她不仅水肿全消,精神好转,还能做些轻便活计供养家庭。她特地感谢林闻溪:“小大夫,多谢你的方子。其他大夫都在争论,只有你真心为俺看病。”

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林闻溪。他想起祖父的话:“病患之苦,甚于己苦;医者之心,仁心为先。”

当晚,他在日记中写道:“今日方知,经方时方,皆为民方;古今之争,终需以效为凭。医者不当执于门户,而当着眼于病患。方有古今,心无古今;药有中西,仁无中西。”

月光如水,洒在医学堂的庭院中。林闻溪站在东苑与西苑的交界处,心中豁然开朗:医学之道,既需尊重传统,也需拥抱创新;既需专精深入,也需博采众长。

经方时方孰优劣?其答案不在古籍中,不在实验室里,而在病患的康复中,在医者的仁心里。

这个认知,让林闻溪在医学道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。他知道,前方还有更多挑战,但他已经准备好了——以开放的心态,求真的精神,和不变的仁心,去面对一切医学难题。

远处,医学堂的钟声再次响起,仿佛在为新医学思想的诞生而鸣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