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都市重生 > 重生1981:渔火照蛟龙 > 第114章 参园管理需精心,六年守候望丰收

第114章 参园管理需精心,六年守候望丰收(2 / 2)

防虫防病亦不能松懈。他不敢使用农药,只能采用最原始的方法。发现有害虫啃食叶片,就亲手捕捉;为了防止病害,他定期会用熬制的草木灰水或者大蒜水等土法进行喷洒,增强参苗的抵抗力。

除了这些日常管理,张西龙还开始了他的“数据”记录。他弄了个厚厚的牛皮纸本子,用铅笔歪歪扭扭地记录着:哪天播种、哪天出苗、天气情况、除草次数、浇水时间、参苗长势变化(比如第一片真叶展开的时间)等等。他不懂什么高深的科学种植,只知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,把这些细节记录下来,才能总结经验,摸索出门道。

福海看着张西龙趴在小木桌上认真记录的样子,感叹道:“西龙啊,你这股子钻劲儿,要是用在老辈人放山上,肯定是个‘参把头’!”

张西龙抬起头,笑了笑:“福海叔,咱们现在不也是在‘放山’吗?只不过是把山‘搬’到了家门口,得更精细地伺候。”

日子就在这日复一日的精心管理中悄然流逝。参园里的景象也在慢慢变化。最初那星星点点的嫩黄绿芽,逐渐舒展开一片片卵圆形的、带着细锯齿边缘的小叶子(三花),在畦垄上形成了一片稀疏但充满生机的绿色。

张西龙常常独自一人坐在参园边的大石头上,看着这片凝聚了自己心血的绿色。海风穿过林隙,带来远处大海的咸腥和近处泥土的芬芳。追风站在他肩头的特制皮套上,锐利的眼睛警惕地扫视着四周,偶尔发出低低的“咕咕”声,似乎也在守护着这片土地。

他的思绪会飘得很远。他想起了阎王鼻子那株气象万千的六品叶参王,那是自然造化之功,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光沉淀。而自己这片参园,需要的是六年。六年,对于山林不过是弹指一瞬,对于人生,却是一段不短的时光。

六年之后,婉清和婉婷该上学了;爱凤肚子里的孩子,也该满地跑了;后院的养殖场应该已经颇具规模;“海龙号”或许已经探索了更远的海域……而这片参园,到那时,是否能回报他以期待的收获?

他想起了抚松那些未曾谋面的种参人,他们是否也经历过同样的艰辛、期待和漫长的等待?他们是否也曾在这日复一日的劳作中,怀疑过、动摇过,最终又坚持了下来?

这六年,不仅仅是人参的生长周期,也是他张西龙自身的一次沉淀和修炼。狩猎与捕捞,锻炼的是他的胆魄、果决和捕捉时机的能力;而经营参园,磨练的是他的耐心、细致和长远的眼光。

他清楚地知道,参园的成功与否,不仅关系到经济利益,更关系到他能否在山海屯真正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、可持续发展的新路,关系到能否带动更多的乡亲,摆脱单纯依靠风险和运气的传统生存模式。

“六年…”他低声自语,目光扫过那一株株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小小参苗,眼神愈发坚定,“我等得起。”

夕阳的余晖将他和追风的影子拉得很长,投射在那片新绿的参畦上,仿佛一幅充满希望的剪影。

这漫长的守候,才刚刚开始。而希望,正如同那破土而出的参苗,在每一天的辛勤浇灌下,悄然生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