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章 破冰(1 / 2)

雍正元年的初春,料峭寒意中终于透出一丝和缓的迹象。

前朝,在雍正帝铁腕整肃下,八爷党余孽被逐步清除,新政推行初见成效,朝局渐稳。

永和宫紧闭的大门,也终于对新帝开启了一条缝隙。

在皇后乌拉那拉·宜修坚持不懈的斡旋、以及雍正帝多次恭敬请安(虽仍被拒之门外)和源源不断送入永和宫的珍奇补品、孝心供奉的软化下,更或许是在得知十四阿哥胤祯虽被监控但性命无虞、生活尚可的消息后,圣母皇太后乌雅氏心中的坚冰,终于出现了一丝裂痕。

她移居宁寿宫,正式接受“仁寿皇太后”的徽号,她终于默许了皇帝每月初一、十五的例行请安(虽态度依旧冷淡),也勉强接受了后宫妃嫔的集体朝拜(仅限于重大节庆)。

这份破冰,如同久旱后的甘霖,极大地缓解了前朝后宫因太后拒封而带来的巨大压力,也让紫禁城上空那令人窒息的阴霾消散了不少。

雍正帝冷峻的眉宇间,也难得地添了一丝轻松。

就在这气氛稍缓之际,永和宫传出一道影响深远的懿旨:

“皇帝登基,后宫妃嫔多为潜邸旧人。为延绵皇嗣,充实掖庭,着令礼部主持,于本年春举行八旗选秀。满洲、蒙古、汉军旗适龄女子,皆在候选之列。”

这道懿旨,既彰显了太后作为后宫尊长的权威,也向天下昭示了新帝后宫的“开张”与新朝气象。

更重要的是,它为各方势力——无论是急于稳固地位的后宫旧人,还是渴望攀附皇权的前朝新贵——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力场。

选秀的消息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,瞬间激起千层浪。

礼部紧锣密鼓地筹备,各旗参领忙碌地遴选上报适龄秀女。

紫禁城内,潜邸旧妃们心思各异:

皇后宜修端庄持重,主持选秀大局,心中却在默默评估着哪些秀女可为己所用,哪些又可能成为新的威胁。

华妃年世兰听闻选秀,妒火中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