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科幻次元 > 斗姆归来,从僵约到洪荒 > 第5章 润玉困境暗援手

第5章 润玉困境暗援手(2 / 2)

他伸出的手顿住了。苍白的脸色渐渐恢复了一丝血色,那双总是带着几分怯懦的眼眸中,第一次亮起了一种名为“冷静”与“据理力争”的光芒。

他缓缓收回手,看向那焦急的老仙侍,声音虽依旧清浅,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稳定:“慌什么。《星舆古纪》乃三万年前,文曲星君编撰,献于父帝,收录于天庭藏书阁丙字库,位列‘玄’级,并非需要母神特批的‘秘’级孤本。此事,藏书阁的入库录上应有明确记载。你去,持我令牌,请藏书阁执事当面核对入库录。若他们执意污蔑,便请他们与我一同去父帝面前,分辨个明白。”

老仙侍愣住了,他看着眼前仿佛突然之间多了几分底气的殿下,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。

润玉自己心中也掠过一丝诧异。刚才那灵光一现的念头来得如此突然,又如此清晰,仿佛冥冥中自有指引。但他无暇深思,此刻,他必须抓住这突如其来的勇气与清晰的思路。

马小玲的神识静静“注视”着这一切。那缕星辉自然是她的手笔。并非直接干预,而是以一种启迪智慧、稳固心神的方式,在他最需要的时候,给予了一丝微不足道,却恰到好处的助力。她欣赏这少年的聪慧与隐忍,更不愿看到他在不公的压迫下过早地失去锋芒,或走向偏激。

最终,在老仙侍依言前去据理力争后,藏书阁的执事果然未能拿出确凿证据,此事最终不了了之。一场无妄之灾,消弭于无形。

润玉独自坐在露台上,望着远方翻涌的云海,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。不仅仅是躲过一劫的庆幸,更有一种对知识、对规则的全新认知。他回想起《星舆古纪》中,除了星象,还零散记载了一些关于上古时期天地秩序的描述,其中似乎隐约提及过……某种执掌阴阳平衡的古老权能?

马小玲感知到他心绪的波动,心念再动。

此后数日,润玉在处理完夜神本职的布星挂夜之后,再次前往藏书阁。这一次,他并非漫无目的地阅读,而是仿佛受到某种无形力量的牵引,总能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,找到一些看似冷僻,却蕴含着古老智慧的竹简或玉册。

他找到了一卷残破的《山海幽冥录》,上面用古老的篆文记载:“天地有常,阴阳有序。阳清为天,阴浊为地。地载万物,亦有幽冥之所,司掌魂灵归处,审判功过,轮回往生,以衡天道之偏,此谓之地道。”虽然语焉不详,且被标注为“荒古传说,无从考证”,但这“地道”二字,以及“衡天道之偏”的描述,却如同一点火星,落入了润玉的心田。

他又翻到了一册《太古纪事杂纂》,其中有一则不起眼的记载:“昔有古府,立于九幽,判官执笔,断众生善恶;阎罗坐殿,定魂灵归宿。后神魔烽火起,古府倾颓,秩序崩坏,阴阳始乱。”这“古府”、“判官”、“阎罗”等陌生的词汇,结合之前看到的“地道”,让他模糊地意识到,现今的三界,似乎缺失了某种极其重要的、维系根本平衡的东西。

他甚至在一些讲述治国安邦、帝王心术的典籍注疏中,看到了一些被朱笔圈点过的句子,如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;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”,旁边的批注写道:“为君者,当效天之道,刚健运行,公正无私;亦需法地之德,包容承载,给予生机。刚柔并济,赏罚分明,方为长治久安之道。”这些道理,与他自幼接受的、强调绝对权威与力量的天界教育颇有不同,却隐隐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某种共鸣。

马小玲并未直接灌输任何思想,她只是以一种极其隐晦的方式,利用自身与斗姆元君融合后对星辰轨迹、乃至知识气运的微弱影响,引导润玉接触到这些被尘封的、关于天地平衡、阴阳有序的理念。她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,一颗关于“秩序”、“公正”、“包容”与“平衡”的种子。

她不知道这颗种子未来会如何生长,是否会如她所愿,在他心中扎根,使他未来在执掌权柄时,能多一分对天地至理的理解,多一分对众生(包括那些无所归依的亡魂)的悲悯,从而成为支持地府重建、维系新秩序的重要力量,而非阻力。

但这无疑是一步闲棋,一次基于对命运轨迹的微妙感知而落下的棋子。此刻,润玉依旧只是那个身处困境、小心翼翼求存的夜神殿下。而马小玲的主要精力,已然收回。

她的神识与斗姆元君的意志再次紧密联结,共同投向了那更深、更暗、承载着此界最大秘密与希望的方向——忘川之底,古地府遗迹。

璇玑宫的清冷与少年润玉的沉思,仿佛只是宏大乐章开启前,一段微弱而意味深长的序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