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个月?”石坚教授的嘴角,勾起了一抹毫不掩饰的嘲讽,“王总工,你知道我们的测量船,一次出海任务,最短是多久吗?三个月!长的时候,甚至半年一年都在大洋上漂着!你这一个月的测试数据,在我看来跟废纸没有任何区别!”
王海冰的脸,瞬间涨成了猪肝色。
“第二,”石坚教授的目光转向林远,变得愈发锐利,“你们的芯片,做过‘全频谱电磁兼容性’测试吗?能在多强的电磁脉冲干扰下,保证数据传输的绝对稳定?”
林远心中一沉,这个问题他回答不上来。
因为“启明一号”的设计初衷是民用市场,根本没有考虑过在强电磁干扰这种极端军用环境下的应用。
看着沉默的林远,石坚教授冷笑一声。
“看来是没有做过。我告诉你们,我们的船上搭载着世界上最大功率的测控雷达。雷达开机的一瞬间,产生的电磁辐射足以让方圆一公里内所有的民用电子设备全部失灵。你们这枚连电磁兼容性测试都没做过的芯片,一旦装上我们的系统,恐怕连一秒钟都撑不下去,就会变成一堆无用的硅渣!”
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异常尴尬。
林远和王海冰等人,感觉自己的脸颊火辣辣的,像是被人当众狠狠地扇了两个耳光。
“第三,也是最关键的一点!”
石坚教授的声音,陡然提高了几分,他拿起那份被他视作“废纸”的报告,在桌面上拍了一下。
“你们在报告里宣称,你们拥有了‘自主研发’的‘天璇’架构。我想请问,你们这个架构在底层的指令集上,是不是依旧无法绕开国外的AR或者RISc-V?”
这个问题异常尖锐,也直指芯片的软肋。
王海冰张了张嘴,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。
因为石坚教授说得对,受限于目前国内的技术水平和生态环境,他们的“天璇”架构确实是基于开源的RISc-V指令集进行的二次开发和深度优化。
这在国内民用领域,已经足以称得上是自主研发的巨大突破。
但在石坚教授这种追求绝对自主、绝对可控的军工领域专家眼中,这就是原罪!
“连最底层的根都还是别人的,你们跟我谈什么‘自主可控’?谈什么国产化替代?”
石坚教授缓缓地站起身,冷冷地说道:
“林主任,我很感谢你们省委对国防事业的支持。但是,‘远望号’不是你们地方政府搞政绩工程的试验田!这里承载的是国家最高的航天战略安全,不容有哪怕万分之一的侥幸和风险!”
“恕我直言,以你们目前的技术水平和研发态度,根本没有能力来承担这项任务。”
“今天就到这里吧。你们请回!”
说完,他甚至没有再给林远任何解释的机会,便转身准备继续他的工作。
整个会议室,死一般的寂静。
林远和王海冰等人,被石坚教授这一连串毫不留情的质问和批驳,打击得体无完肤。
就在这时,一个清脆悦耳的女声,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尴尬。
“爸,您等一下。”
只见会议室的门被一个年轻女孩推开,她穿着一身白色研究服,扎着简单的马尾辫,素面朝天却依旧难掩其清丽容颜。
她端着一个茶盘走了进来。
女孩约莫二十五六岁的年纪,皮肤白皙,眉眼弯弯,鼻梁上架着一副无框眼镜,让她在知性的气质之外,又平添了几分书卷气。
她的脸上,带着一丝歉意微笑。
“林主任,王总工,真是不好意思。我爸这个人,一辈子都在跟数据和代码打交道,说话直来直去,不太会考虑别人的感受,你们千万别往心里去。”
她一边说着,一边将几杯热气腾腾的茶,分别放在了林远和王海冰等人的面前,动作娴熟,举止大方,瞬间就缓和了现场那剑拔弩张的气氛。
“你来干什么?”石坚教授看到女孩,眉头皱得更紧了,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悦。
“爸,您都说了半天了,口干舌燥的,喝口茶润润嗓子。”女孩将其中一杯茶,递到了石坚教授的手边,然后俏皮地眨了眨眼睛,“而且,我觉得您刚才有些话,说得太绝对了。”
她正是石坚教授的女儿,也是他最得意的助手,石清浅。
一位刚刚从麻省理工学院拿到双博士学位归国的天才少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