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清浅的出现,让会议室里尴尬的气氛,出现了微妙的缓和。
“绝对?”石坚冷哼一声,显然对女儿这种当众“拆台”的行为极为不满,“在我的领域里,只有是或者不是,从来就没有什么模棱两可!科学是这个世界上最诚实的东西,它不会因为谁的面子或者谁的热情,就改变自己的参数。”
“您说的没错。”石清浅点了点头。
她非但没有反驳,反而先是肯定了父亲的观点。
“技术参数当然是诚实的。但是对技术的应用,却可以有不同的思路。您只看到了‘启明一号’现在还无法满足核心主控芯片的标准,却忽略了它可以作为‘协同处理器’的巨大潜力。”
她看向一脸错愕的王海冰,问道:“王总工,我没看错的话你们的‘天璇’架构,在AI算法的并行处理和低功耗神经网络运算方面,做了非常深度的优化,对吗?你们在功耗比上的表现,甚至已经超过了市面上大部分同级别的民用芯片。”
王海冰下意识地点了点头,看向这个年轻女孩的眼神里满是震惊。
这个问题,太专业了。
这绝不是看几页报告就能得出的结论,这需要对芯片底层架构有着深刻的理解。
“我们‘远望号’的测控系统,除了最核心的指令收发模块,还有海量的环境数据需要进行实时采集和预处理,比如海况、气象、星历、设备自检等等。”石清浅的语速不快,但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。“这些工作同样繁重,但对稳定性的要求,并没有核心主控那么极端。如果我们能将这部分工作,交由一枚经过军用标准加固的‘启明一号’来处理,不仅能大大减轻主控芯片的运算压力,更能为我们整个系统的‘分布式计算’和‘智能化升级’,提供一个全新完全自主可控的平台。”
她的一番话,让整个会议室陷入了新一轮的寂静。
就连林远,这个对技术只算是一知半解的家伙,都听懂了石清浅这番话背后所蕴含的颠覆性思路。
不求一步到位,但求循序渐进。
先从外围入手,用实力证明自己,再图核心替代。
不得不说,这女孩提出的方案,是一个精妙务实的破局之法。
王海冰更是连连点头。
“胡闹!”
石坚教授的声音打破了这份激动。
他一巴掌拍在桌子上,怒视着自己的女儿,“你把国家战略安全当成什么了?小孩子的积木游戏吗?还搞什么分布式!一套系统里用两种不同架构的芯片,你知道这会带来多大的兼容性风险和系统冗余吗?一旦出现数据协同错误,责任谁来负?你负得起吗?”
“爸!”石清浅毫不退缩地迎着父亲的怒火。
“任何技术革新都伴随着风险,我们不能因为害怕风险,就固步自封。更何况,风险是可以通过周密的设计和严谨的测试来规避的。您不能因为一次失败,就否定所有国产化的可能性。”
“你……”石坚被女儿这句话噎得脸色铁青,他伸手指着石清浅,嘴唇哆嗦了半天,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。
最终他气鼓鼓地坐回椅子上,抓起桌上的一支笔和一张稿纸,不再看任何人,只是埋着头在那张稿纸上飞快地写画着什么,嘴里还念念有词。
这石教授的脾气,真就是茅坑里的石头,又臭又硬。
看到父亲这副模样,石清浅的眼底,闪过一丝无奈和心疼。
她转过头,向林远和王海冰投去一个歉意的眼神,然后用口型无声地说了两个字:“出来。”
她做了一个“请”的手势,示意他们先离开这里。
几人轻手轻脚地退出了会议室,来到了走廊尽头的办公室。
这里是石清浅的工作室。
与石坚教授那间堆满了纸质资料,充满了年代感的办公室截然不同。
石清浅的工作室,充满了未来科技的气息。
整个房间以纯白色调为主,整洁、明亮。墙上挂着的不是地图,而是一块巨大的液晶显示屏,上面正滚动播放着一组组轨道参数和三维模型。
房间的角落里,静静地立着几台大型服务器,指示灯规律地闪烁着。
办公桌上,除了两台苹果最新款的工作站,再无任何杂物。
这里就像一个太空舱的驾驶室,充满了科技风。
“林主任,王总工,你们请坐。”石清浅为几人关上门,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声音。
她从一个小冰箱里拿出几瓶水递给他们,脸上带着歉意。
“真是不好意思,让你们看笑话了。我爸他……他其实不是针对你们。”
林远接过冰水,却没有喝。
他看着眼前这个气质独特的女孩,沉声问道:“石博士,你刚才说你父亲不能因为‘一次失败’,就否定所有。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隐情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