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简单来说,我们为项目准备了‘Abc’三套资金方案。”
“A计划是‘政府引导’。林主任刚才提到的‘百亿引导基金’,将由省财政和省属国资平台共同出资,确保项目的政策性导向和基础稳定性。”
“b计划是‘市场化融资’。就在昨天,我已经代表‘数产办’的筹备组,与沪市的‘黑石资本’和深圳的‘南山创投’,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。他们两家,将作为我们‘江南之芯’项目首批外部的战略投资伙伴,共同组建一支规模不低于五十亿的‘专项子基金’,专门用于投资我们平台孵化出的优质项目。”
“而c计划,”刘华美推了推鼻梁上的墨镜,抛出了王炸,“是‘国际资本联动’。通过我个人的渠道,我们已经与中东、日本、欧洲等多个国际风投资本对接。他们对我们发展高新产业的模式,表现出了极其浓厚的兴趣。一旦我们的项目做出初步成果,后续引入的将是百亿级别、甚至是千亿级别的国际耐心资本!”
当刘华美讲完她这套“Abc”的资金组合拳后。
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。
在场的所有专家都是人中龙凤,他们或许不懂官场,但绝对听得懂商业。
他们明白刘华美这番话的含金量。
李清平那双微微颤抖的手,缓缓地伸向了桌上那份协议。
他不再有任何犹豫。
他拿起笔,在那份协议的末尾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。
有了第一个。
就有第二个,第三个……
王海冰、陈国栋……
十三位在各自领域里,都曾是响当当的人物,一个接一个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。
当最后一个人落笔。
林远站起身。
对着在场的所有人,深深地鞠了一躬。
“各位,”他直起身声音无比郑重,“从今天起,我们就是一家人了。”
当天下午,“江南省数产办”的第一次全体工作会议暨“江南之芯”项目启动会,正式召开。
办公室被临时布置成了一个战情室。
林远站在那面巨大的数据墙前,开始了他上任后的第一次“排兵布阵”。
“顾盼,”他第一个点名。
“到!”顾盼立刻站得笔直。
“我需要你,把我们今天在座的每一位专家,每一个项目,所需要的政策、资源、配套,都给我梳理成一张清单。具体到需要哪个厅局的哪一项审批,需要哪家银行的哪一笔贷款,需要哪个园区的哪一块土地。”
“是!保证完成任务!”顾盼的脸上,写满了兴奋。
“张春华,李清平,王海冰……”林远依次点过十三位专家的名字。
“到!”十三个人,齐声应和声如洪钟。
“从今天起,你们就是我们‘数产办’最宝贵的财富,是我们‘江南之芯’的‘技术大脑’!我给你们的只有一个任务,那就是心无旁骛搞研发!钱的事,地的事,人的事,审批的事,所有实验室之外的杂事都交给我们!”
“是!”
最后林远的目光,落在了刘华美的身上。
“刘总。”
“林主任请吩咐。”刘华美微微一笑。
“你的担子最重。”林远看着她,“我给你两个任务。”
“第一,钱!我要你在一个月内,让我们的基金正式挂牌成立!保证资金打到每个项目的账上!”
“第二,人!我要你在三个月内,按照各位cto提供的名单,利用你的人脉网络,从全球范围内,为我们挖来第一批,至少一百名顶尖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!待遇你来开,政策我来给!”
“有没有问题?”
“没有问题。”刘华美的回答,干脆利落。
一场会议在极高的效率中结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