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兰兰悄悄握紧诛皎的手,她掌心有1958年开荒时磨出的茧痕。
新闻播报尾声,主播突然插播快讯——
“皎兰集团当选《财富》杂志全球最受尊敬企业”。
诛皎起身关掉电视。
庄园重归寂静,唯有雨打芭蕉的碎响。
他从博古架深处取出1949年的粗陶碗,碗底还粘着当年百家镇的黄土。
“盛碗小米粥来。”
他对陈兰兰轻声说。
当金黄粥液注入陶碗,过往七十年峥嵘岁月仿佛都融在这袅袅热气中。
诛兴业抱着平板电脑跑来,屏幕显示纽约时报广场的直播画面。
皎兰集团的宣传片正在巨幕上循环播放,剪纸风格动画从百家镇土坯房切换到太空探测器发射场。
“他们用了‘世纪传奇’这个词。”
少年将英文报道翻译给太爷爷听。
诛皎却注意到报道配图的背景——那是他在1978年亲手绘制的企业发展路线图,当时被与会者讥讽为“痴人说梦”。
陈兰兰忽然指向院墙。
不知何时,上百家媒体记者已架起摄像机,镜头齐刷刷对准亮着灯的书房窗口。
诛华快步进来请示是否发表感言。
诛皎摆手,只让管家送去热姜茶驱寒。
他转身从密室取出樟木箱,箱内整齐码放着1950年至今的笔记本。
在最新那本的扉页,他添上一行字:“声誉如风,唯根深方能立稳。”
墨迹未干,国际长途接连响起。
首先是非洲某国总统,感谢皎兰农业让该国首次实现粮食自给。
接着是欧洲科研联盟,恳请共享部分量子通信专利。
深夜十一点。
诛皎独坐密室,意识沉入桃园空间。
这里依旧保持着1950年的春日模样,灵泉淙淙,黑土松软。
他走过那些不再耕作的田垄,指尖拂过静止在时间里的稻穗。
在无限仓储区最深处,他翻阅着标注“战略预见”的文件夹,里面藏着对2025年后的世界预测。
退出空间时,他带回一抔黑土,轻轻撒在窗台盆栽中。
晨光熹微中,诛皎推开房门。
媒体记者竟仍未散去,见他现身顿时骚动起来。
他却走向玫瑰丛,剪下初绽的“中国红”分赠给守候的孩童。
孩子们胸前的红领巾与花瓣交融,仿若燃烧的朝霞。
《泰晤士报》记者抓拍到这个瞬间,后来这张照片被命名为《东方园丁》。
当日上午。
皎兰集团收到联合国公函,邀请诛皎担任可持续发展目标特别顾问。
诛华捧着函件来到书房时,发现父亲正在教诛兴业用算盘核验集团年报数据。
紫檀木算珠撞击声里,一老一少的背影被阳光镀上金边。
少年突然抬头提问:“太爷爷,您最大的成就是这些国际荣誉吗?”
诛皎抬手指向墙上的百家镇全景图。
图中新建的小学操场上,孩子们正将卫星模型抛向蓝天。
便在这时。
陈兰兰捧着刚装裱好的《时代周刊》封面样本进来。
全球发行的刊物封面上,诛皎的肖像与1950年的百家镇老照片叠印,标题是:“他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”。
诛皎端详片刻,从笔筒取出朱砂笔。
在封面空白处题下孟子名言:“达则兼济天下”。
笔锋如刀,刻进七十年风云激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