皎兰山庄儿童游戏室内,八岁的左兴安独自坐在沙盘前,手中的模型士兵整齐列队,正在进行一场精心布置的古代战役推演。
与诛兴业在数学领域展现的惊人天赋不同,左兴安身上散发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与谋略,仿佛一位运筹帷幄的小将军。
张怀琳轻轻推开游戏室的门,望着儿子专注的背影,眼中满是温柔与骄傲。
她注意到沙盘上的布局已经不再是昨天的三国赤壁之战,而是换成了坎尼会战的阵型——左兴安正在重现汉尼拔军事生涯的巅峰之作。
“兴安,该休息了。”
张怀琳柔声唤道,将一杯热牛奶放在沙盘旁的桌子上。
左兴安抬起头,那双与年龄不符的深邃眼眸眨了眨,随即露出属于八岁孩子的天真笑容。
“妈妈,你看,迦太基军队就是这样用双翼包抄战术,打败了强大的罗马军团。”
他用小指挥棒指着沙盘上精心布置的阵型。
“汉尼拔只有五万多人,却打败了八万七千罗马士兵,就是因为他的战术运用得当。”
张怀琳惊讶地看着沙盘上细致的布局,每一个士兵模型的位置都经过精心计算,不同颜色的旗帜代表着不同兵种,整个战场态势一目了然。
“这些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?”
左兴安点点头,小脸上带着专注的神情。
“我昨天看了你给我的那本《世界经典战役解析》,觉得汉尼拔真的很厉害。
他不仅懂得兵法,还非常了解敌人的心理。”
他拿起一个小小的骑兵模型。
“你看,他就是用这些骑兵先击溃罗马的骑兵,然后从侧翼包抄,形成合围。”
张怀琳怔住了,这本军事历史书籍是她大学时代的教材,里面充满了专业术语和复杂的战略分析,她从未想过一个八岁的孩子不仅能读懂,还能在沙盘上完美重现。
左宇航下班回家,听说儿子整日沉浸在军事历史中,不免有些担忧。
“兴安还小,是不是应该多接触些轻松愉快的东西?”
他一边脱下西装外套,一边对妻子说道。
张怀琳微笑着摇头。
“你没看到他讲解战役时的样子,眼睛都在发光。
那是真正找到兴趣所在的表情。”
晚饭后,左宇航决定亲自测试一下儿子的水平。
他走进游戏室,左兴安正在电脑前玩着一款历史战略游戏《帝国的兴衰》。
屏幕上,他指挥的拜占庭帝国正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。
“爸爸!”
左兴安兴奋地喊道,“你看,我正试图重现查士丁尼大帝时期的版图,但现在遇到点麻烦。”
左宇航拉过椅子坐在儿子身边,仔细观察游戏界面。
左兴安控制的拜占庭帝国被西边的法兰克王国、东边的萨珊波斯和北边的阿瓦尔汗国三面夹击,形势岌岌可危。
“你准备怎么应对?”
左宇航好奇地问道。
左兴安的小手在键盘和鼠标间灵活操作,调出外交界面。
“法兰克人内部不团结,我可以与他们中的一个部落结盟,分化他们。
波斯人想要的是贸易利益,我可以暂时让步,集中精力先对付北方的威胁。”
他一边说,一边熟练地发送外交指令,与法兰克的奥斯特拉西亚王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,同时向波斯开放了两个贸易港口。
“但是这样你不是损失很大吗?”
左宇航问道。
“暂时的退让是为了更好的出击。”
左兴安冷静地回答,像极了经验丰富的外交家。
“查士丁尼大帝时期,贝利撒留将军就是通过灵活的外交和军事手段,才收复了那么多西方领土。”
游戏中的局势随着左兴安的策略逐渐稳定下来。
他巧妙地利用外交手段化解了三面受敌的危机,然后集中兵力一举击溃了北方的阿瓦尔人。
左宇航震惊地看着儿子运筹帷幄,难以相信这只是一个八岁孩子的思维。
周末的家庭聚会上,左兴安的表现引起了诛皎的注意。
孩子们在游戏室玩耍时,诛兴业兴奋地向大家展示他新解出的复杂数学公式,而左兴安则安静地在角落阅读一本《孙子兵法译注》。
诛皎悄悄观察着两个曾孙,发现左兴安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,神情专注而认真。
“兴安,在看什么书?”
诛皎走近,温和地问道。
左兴安抬起头,恭敬地回答。
“太爷爷,我在读《孙子兵法》,但有些地方不太明白。”
诛皎接过书,发现左兴安正在阅读的是原版文言文,旁边还放着一本他自己整理的笔记,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理解和疑问。
“‘兵者,诡道也’这句话,你是不是有疑问?”
诛皎指着书中的一行字问道。
左兴安点点头。
“我不明白为什么战争要讲究诡诈,不是说做人要诚实吗?”
诛皎微笑着坐下,耐心解释。
“战争与日常生活不同,在战场上,诚实往往意味着失败和死亡。
诡道不是教人奸诈,而是教导我们在竞争中要懂得运用智慧和策略。”
他举例说明。
“就像你前几天在沙盘上重现的坎尼会战,汉尼拔不就是通过诡道,让罗马人误判了他的真实意图吗?”
左兴安眼睛一亮。
“我明白了!就像下棋,不能每次都让对手知道自己的真正目的。”
“正是如此。”
诛皎赞许地点头。
聚会结束后,诛皎特意留下左宇航和张怀琳。
“兴安这孩子不简单,他有着超越年龄的战略思维和沉稳性格。”
诛皎郑重地说道。
“我们应该因材施教,好好培养他这方面的天赋。”
左宇航有些犹豫。
“爸,他才八岁,学这些是不是太早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