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兰兰轻轻走进会议室,为丈夫端来一杯参茶。
“你已经连续工作十六个小时了。”
诛皎接过茶杯,目光依然停留在屏幕上。
“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,兰兰。欧洲那些我们曾经求之不得的技术,现在正以白菜价出售。”
他抿了一口茶。
“这是皎兰集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好时机。”
陈兰兰理解地点头,安静地坐在一旁。
她知道,丈夫正在完成一个宏大的布局。
接下来的四十八小时,皎兰集团的并购团队在全球范围内同时出击。
在德国,海因里希精密机床最终接受了三亿欧元的报价。
在日本,松下电子在贷款到期的压力下,同意了十五亿美元的收购方案。
在意大利,法拉利精密机械正式并入皎兰集团。
在法国,三家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同时被收购。
每一个消息传回总部,都引起一阵欢呼。
但诛皎始终保持着冷静。
“不要高兴得太早,收购只是第一步,如何整合这些资源才是关键。”
他在全球高管视频会议上强调。
“我们要的不是简单的资产并购,而是技术融合和产业升级。”
他调出一张全新的组织结构图。
“成立皎兰国际技术研究院,将我们收购的所有技术团队整合到这个平台。”
“同时,启动技术反哺计划,让这些先进技术在国内落地生根。”
这个宏伟的蓝图让所有高管振奋不已。
---
一周后,第一批收购的欧洲技术人员抵达上海。
诛皎亲自到机场迎接。
当海因里希先生走下飞机时,他惊讶地发现皎兰集团的创始人竟然亲自来接机。
“诛先生,您太客气了。”
老海因里希用生硬的中文说道。
“欢迎来到中国,海因里希先生。”
诛皎微笑着与他握手。
“从今天起,我们就是一家人了。”
在前往皎兰总部的路上,海因里希先生看着车窗外飞速发展的上海,不禁感叹。
“我一直以为中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,没想到……”
“没想到这么现代化?”
诛皎接话道。
“中国用四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两百年的工业化道路。而现在,我们要走得更远。”
在皎兰集团总部的欢迎仪式上,诛皎发表了简短而有力的演讲。
“各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技术专家,欢迎加入皎兰大家庭。”
他的声音通过同声传译传入每位外籍专家的耳中。
“我知道,在座的很多人可能对这次并购心存疑虑。”
他环视全场。
“但我可以向大家保证,这不是简单的人才收购,而是一次共同开创未来的机会。”
他调出皎兰集团的技术发展规划。
“我们将投入五百亿人民币,在上海建立全球研发中心。”
“在座的每一位,都将成为这个中心的核心成员。”
这个承诺让在场的海外专家们震惊不已。
老海因里希忍不住提问。
“诛先生,您为什么如此重视技术研发?在金融危机中,大多数企业都在削减研发开支。”
“因为我相信,危机过后,世界将迎来新一轮技术革命。”
诛皎的目光变得深远。
“而那些在危机中坚持研发的企业,将成为新时代的引领者。”
欢迎仪式结束后,诛皎带着海外专家们参观皎兰集团的智能制造工厂。
当看到中国已经拥有如此先进的制造能力时,这些来自工业强国的专家们都感到震惊。
“我一直以为中国制造还停留在低端水平。”
一位德国专家坦言。
“那是过去式了。”
诛皎自信地回应。
“未来的中国制造,将是高质量和高技术的代名词。”
当晚,诛皎在皎兰集团宴会厅设宴款待海外专家。
在宴会进行到一半时,赵明匆匆走来,在诛皎耳边低语。
“诛老,刚刚收到消息,美国通用电气愿意出售其新能源部门。”
诛皎眼中精光一闪。
“报价多少?”
“一百二十亿美元,但我们可以压到一百亿以下。”
“准备谈判团队,明天一早飞往纽约。”
诛皎当即下令。
宴会结束后,诛皎独自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。
夜色中的浦东灯火辉煌,这座他亲眼见证从无到有的城市,如今已成为世界级金融中心。
陈兰兰为他披上外衣。
“今天收获很大?”
“很大,但这只是开始。”
诛皎的目光穿越太平洋,仿佛看到了更远的未来。
“接下来,我们要进军美国市场。”
在他的识海中,桃园空间内的灵泉欢快地流淌,泉眼深处的金光璀璨夺目。
空间内的作物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,预示着皎兰集团的全球布局将迎来丰收的季节。
金融危机的风暴仍在肆虐,但诛皎知道,这正是皎兰集团乘风破浪的最好时机。
潜龙在渊,终将腾空。
而这一次,皎兰集团将凭借全球顶尖技术,实现真正的腾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