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让人感到心安的是,公社供销社的门前,虽然购买物资仍需凭票证,但货架上却不像外界许多地方那样空空如也
本地产的粉条、食用油、甚至一些简单的农具和小商品,依旧能够买到
社员们下工后,可以用工分和少量的钱,换回生活必需品,脸上看不到外界那种为了一口吃食而愁苦绝望的神情
孩子们还能偶尔分到几颗公社食品厂用自产红薯熬制的、有些粘牙却甜滋滋的糖块
傍晚,结束了一天劳作的人们,会端着饭碗聚在村头的大槐树下,一边吃饭,一边闲聊着今年的收成,议论着厂里又搞了什么新技术,或者谁家的孩子在学校得了表扬
他们的脸上,是疲惫却满足的笑容,眼神里透着对未来的笃定
没有歇斯底里的口号,没有无休止的批斗,没有对明日生计的惶恐
有的,只是按部就班的春种秋收,只是机器不停转的踏实,只是书声琅琅的希望
这里的一切,都与一墙之外那个正在陷入狂热与混乱的世界,形成了无比鲜明、近乎魔幻的对比
偶尔有外村来的亲戚,看到这番景象,无不目瞪口呆,恍如隔世,仿佛一步踏入了传说中的“桃花源”
他们带着羡慕,甚至是一丝难以置信的语气问道:“你们这儿……咋就跟没事儿一样?”
得到的,往往是百家镇社员一个朴实而骄傲的回答:“有诛社长领着,有民兵连守着,咱这儿,乱不了!”
是的,乱不了
在这动荡的年代里,百家镇就像一片被精心守护的绿洲,一方奇迹般存在的世外桃源
它用轰鸣的机器、丰收的田野和朗朗的书声,沉默而坚定地证明着——生活,本应还有另一种模样
一种安宁的、充满希望的、属于劳动者本身的模样
而这一切的缔造者与守护者,此刻正站在总厂办公楼的窗前,俯瞰着这片他倾注了全部心血的土地
诛皎的目光平静而深远
他知道,守护这片“桃源”,不仅仅是为了生存,更是在守护一种信念,一种秩序,一种关于未来的可能性
这,就是他给出的,对这个疯狂时代最有力的回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