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1章 一班的改变(2 / 2)

“那你觉得,如果我们班遇到这样的同学,我们应该怎么做?”孙伟追问道。

班长想了想回答道:“我们应该发扬同学爱精神,为他组织一次募捐,力所能及地帮助他。同时,也要鼓励他不要被困难打倒,要继续努力学习,不能因为家里的事影响高考。”

这个回答挑不出任何毛病。换做以前,孙伟会非常满意。但现在,他却觉得这个答案空洞得可怕。

他沉默了片刻,换了一种方式问:“那你知道14班是怎么做的吗?”

班长摇了摇头。

孙伟便将自己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的、关于“阳光伙伴”课题小组的所有操作,原原本本地讲给了自己的得意门生听。从辩论赛的“师出有名”,到“尊严式援助”,再到庭审上的“跨学科降维打击”……

他讲得很慢,很详细,与其说是在告诉学生,不如说是在逼着自己进行一次更深层次的复盘。

班长越听,眼睛瞪得越大,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平静,到惊讶,再到难以置信,最后变成了敬佩和羞愧的复杂神色。

当孙伟讲完,办公室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。

“孙老师……”班长终于开口,声音有些干涩,“我……我们辩论赛输得不冤。我们只是在‘学习知识’,而他们……他们在‘运用知识’”

孙伟看着自己的学生心中百感交集。他知道,这孩子懂了。但他更清楚,懂了,不代表能做到。因为在他的高压题海战术下,他的学生们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,去做这些“与考试无关”的事情。

是他,亲手掐灭了学生们身上除了“分数”之外的所有可能性。

“老师,我想……”班长犹豫了一下,但还是鼓起勇气说道,“我想申请,我们班和14班能不能搞一次学习交流会?我……我想去学学他们是怎么做到在处理这么复杂事情的同时,成绩还能追得这么猛的。”

孙伟看着窗外,14班的教室里依旧灯火通明,那是一个充满了生命力和无限希望的班级。而自己的班级呢?安静,高效,每个人都像做题机器。

哪一种才是教育该有的样子?

他想起了杨明宇那本火遍全国的书。他之前对此嗤之鼻,认为不过是走了狗屎运的“网红鸡汤”。但现在,他觉得自己或许应该去买一本,好好看一看。

“好。”孙伟转过头看着自己的班长,做出了一个决定。

“这件事,你去做个方案。不仅要搞学习交流会,我还要亲自去向杨老师请教。我要看看,他到底是怎么给这群孩子施了魔法,让他们既能脚踏实地地刷题,又能仰望星空地做事。”

班长重重地点了点头。

就在这一天晚自习,孙伟破天荒地没有给学生们发卷子。他借来了一部关于社会现实的纪录片在班里放。

电影讲述的是一群山区教师和留守儿童的故事。当看到影片中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亲情的期盼时,1班教室里有些学生在小声的哭。

放完后,孙伟走上讲台问了全班同学一个问题:

“同学们,我们每天在这里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十点,刷着永远也刷不完的题,我们的目标是考高分,上名校。但今天我想问,考上名校之后呢?我们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?”

台下一片沉默。同学们显得有些不知所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