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0章 终结比赛(2 / 2)

是的,他们什么都没做。

最后的四辩总结陈词环节,几乎成了“垃圾时间”。

1班的四辩同学努力地想把已经跑偏到爪哇国的话题拉回来,重新升华到家国情怀和人类未来的高度。但他的发言在经历了刚才张伟那场闹剧般的冲击后,显得无比苍白甚至可笑。

轮到14班的四辩,侯晓欣。

这个女孩站了起来。全场所有人都自觉地安静了下来,认真地听着。

她看着自己面前那张写满了陈静心血的图纸,深吸了一口气。

“主席、评委、各位同学。今天,我们讨论的不是远方和身边哪个更重要,而是在我们中学生这个特定的人生阶段,哪种责任观,更能让我们成长为一个真正‘大写的人’。”

她的开场沉稳而出彩。

“我方的林天同学告诉我们,要从力所能及处着手,这是‘知’;我方的赵敏同学告诉我们,要怀有同理之心,这是‘情’;我方的张伟同学告诉我们,要化思想为行动,这是‘行’。”

她将自己队友的观点完美地串联并升华了。

“对方辩友担忧我们立足身边会变得目光短浅。恰恰相反,我们认为,身边才是通往远方的唯一道路。一个在身边都学不会爱与责任的人,他口中的远方不过是逃避现实的借口。正如一句话所说,‘一屋不扫,何以扫天下?’。”

“我们帮助身边的同学,不是我们责任的终点,而是我们践行社会责任的起点。在这里,我们学会了如何沟通,如何协作,如何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。这份在‘身边’习得的能力与品格,才是我们未来走向‘远方’,去承担更大责任的、最坚实的行囊。”

“所以,我方坚信,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更应立足身边。因为,每一个被我们拉起来的同伴,都将成为我们未来一同走向远方的力量。我的发言完了,谢谢大家。”

侯晓欣深深地鞠了一躬。

在她发言结束的那一刻,全场静了三秒。

随后,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。

欧阳瑞呆呆地坐在椅子上,他看着对面那四个他曾经无比轻视的对手——一个技术宅,一个“不良少女”,一个体育莽夫,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女孩。

他想不通为什么会输给这样一支“杂牌军”。

他不知道,他输掉的从来不是逻辑。

而是人心。

观众席的角落里,杨明宇拧开他那宝贝保温杯的盖子,慢悠悠地喝了一口温热的枸杞茶,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

这堂关于“傲慢与偏见”的公开课很成功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