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刘老师!”
“快!快扶住他!”
离他最近的几个老师惊呼着手忙脚乱地将他扶住,才避免了他后脑勺与地砖的亲密接触。有人掐他人中,有人大声呼喊他的名字。办公室的喧嚣,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。
教导主任王海德的脸黑得像锅底。他快步走上前,看着双眼紧闭,脸色煞白如纸的刘峰,眉心拧成了一个疙瘩。他挥了挥手,对几位老师低声喝道:“快!把他扶到隔壁休息室去!打电话叫校医过来!”
混乱之中,几位老师七手八脚地将瘫软的刘峰架了出去,办公室里这才稍微安静了一些,但成绩带来的震撼气氛却愈发浓烈,在办公室继续发酵。
王海德站在原地,深深地吸了一口气,胸膛剧烈地起伏了几下。他没有去看被架走的刘峰,而是将目光转向了杨明宇。他的眼神复杂到了极点,有震惊,有好奇,有难以置信,甚至还有一丝……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敬佩。
他沉默了片刻,似乎在组织语言,最后,他对着电脑前的小张和小李老师摆了摆手,声音沙哑地说道:“把……把14班的各科平均分,还有……还有尖子班的,都调出来,并排放在一起。”
这个命令,让刚刚缓和的气氛再次绷紧。如果说总分排名是宏观战役的胜负,那么各科平均分的对比,就是微观战场上的“战损报告”,那将是最直观、最赤裸裸的较量。
小张老师不敢怠慢,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。很快,一张新的对比表格出现在了大屏幕上。
【高一(1)班(尖子班)各科平均分】
语文:105.2
数学:95.5
英语:110.8
物理:70.1
化学:75.7
生物:75.0
历史:83
(地理和政治不参加高考不算分)
【高一(14)班各科平均分】
语文:91.3
数学:89.8
英语:86.5
物理:61.2
化学:64.1
生物:68.9
历史:74
(地理政治不参加高考不合算)
当这两列数据并排出现时,办公室里响起了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,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响亮,都要整齐。
“天啊……这……这怎么可能?!”一位教英语的老师指着屏幕,声音都在发颤,“14班的英语平均分快九十了?我记得他们期中考试距及格还差不少呢!”
“看数学!看数学!”数学组组长激动地拍着大腿,“1班的平均分虽然还是高,但他们是从高分掉下来的!14班是从刚开学垫底冲上来的!一进一退,这差距缩小的速度太恐怖了!”
最激动的人,莫过于物理组、化学组和生物组的老师们。
“看见没有!物理平均分不足10分!”物理组长指着那两个数字,激动得满脸通红,“我们教了这么多年,最清楚想把一个差班的物理平均分拉到及格分以上是什么概念!那不光是要有几个尖子,而是意味着全班大部分学生都掌握了基础的力学和电学模型!这……这简直是神迹!”
“还有生物!”钱老师,这位年轻的生物老师此刻成了半个焦点,他指着那个刺眼的“68.9”,又指了指尖子班的“75.0”,声音因为激动而显得有些尖锐,“只差6分左右!我们的生物平均分,只比尖子班差6.1分!我们……我们快要追上他们了!”
是的,快要追上了。
这个念头,像电流一样窜过在场每一位老师的心头。
如果说,之前14班的进步还只是一个“差生逆袭”的励志故事,那么此刻,在这份赤裸裸的数据对比面前,故事的性质变了。
这不再是逆袭,这是……挑战!
是对尖子班,对一中传统优势地位的正面挑战!一个由入校成绩最差的学生组成的班级,在一个学期之内快马加鞭奋起直追,在某些战线上甚至已经和王牌军团展开正面pK了!
王海德看着屏幕,感觉自己的喉咙也干涩了起来。他扶了扶眼镜,试图掩饰自己的震惊。他缓缓地转过身,再一次看向杨明宇,这一次,他的语气里已经没有了上级的审视,而是带着一种近乎平等的口吻。
“杨老师……你……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?”
这个问题,问出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声。
一时间,所有的目光,所有的呼吸,所有的心跳,都聚焦在了那个从始至终都保持着平静的年轻人身上。他们渴望一个答案,一个能解释眼前这一切超自然现象的答案。
杨明宇迎着所有人的目光,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样子。他没有长篇大论地解释自己的教学理念,也没有炫耀自己的方法有多么高明。
他只是环视了一周,看着那些曾经或嘲讽、或质疑、或同情他的同事们,然后笑着用平静的语气缓缓地说道:
“王主任,各位老师。其实我什么都没做。”
“我只是没有放弃他们中的任何一个。”
“我告诉他们,他们不是废物。然后,他们就用行动,向全世界证明了这一点。”
简单的话语,却蕴含着振聋发聩的力量。
办公室里,鸦雀无声。
老师们咀嚼着这几句话,神情各异。有人若有所思,有人面露愧色,有人眼中则燃起了新的火焰。
没有放弃任何一个……
这句说起来简单,但身在教育一线的他们,比谁都清楚,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付出多大的心血,需要承受多大的压力,需要拥有多大的魄力和智慧。
他们看着杨明宇,仿佛是第一次认识这个年轻人。他的身上似乎笼罩着一层光环,那不是天才的光环,而是一种被称之为“信念”的光环。
就在这时,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打破了这片宁静。是钱老师的手机。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,是14班的班长,估计是等急了来问消息的。
他下意识地看向杨明宇,又看了看王海德。王海德似乎也从震撼中回过神来,他知道,这个消息是捂不住的,也无需再捂。他对着钱老师,疲惫但又带着一丝如释重负地挥了挥手:“去吧,告诉孩子们。这是……他们应得的。”
“好!”
钱老师如蒙大赦,他几乎是冲出了办公室,那兴奋的劲头,仿佛自己才是那个考了第一的学生。他一路小跑,穿过走廊,带起的风吹动了墙上公告栏里的旧通知。他甚至能听到自己“怦怦”的心跳声,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看到那群孩子们听到消息时,会是怎样一副表情。
……
今天是发成绩的日子,因此学生都在班里。
高一(14)班教室空气仍旧凝重。
五十多名学生,一个个正襟危坐,却又如坐针毡。有的在无意识地转笔,笔杆在指间生涩地跳动;有的在啃着指甲,发出细微的“咔哒”声;有的则双眼失神地望着窗外,但涣散的瞳孔表明他们的思绪根本不在那片萧瑟的冬日景色上。
时间,在这一刻被拉得无比漫长。墙上的石英钟,那根红色的秒针,每一次分秒的走动都在折磨着学生们脆弱的神经。
“怎么……还没消息啊?”王昊压低了声音,烦躁地对旁边的同桌说。他感觉自己的手心全是汗,黏糊糊的,校服的后背也早就被冷汗浸湿了。这种等待宣判的感觉,比他爸拿着皮带要抽他时还难熬。
“别急……再等等……”他的同桌,那个曾经只知道看小说的李磊,此刻也正襟危坐,双拳紧握,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。
林天坐在角落里,表面上依旧是那副酷酷的表情,低着头,似乎在看一本编程书。但只有他自己知道,书本上的那些代码,他一个字都没看进去。他的耳朵,正以最高灵敏度捕捉着走廊里的任何一丝动静。他的心里,远没有表面上那么平静。
赵敏靠窗坐着,目光投向远方操场的篮球架。她想起了一个学期以来发生的所有事:父亲的转变,母亲的笑容,杨老师的鼓励,还有那本人体解剖图谱……她的人生,已经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轨道。而今天,就是对她这半年来所有努力的最终检验。她的手,紧紧地攥着衣角,那布料已经被手心的汗水浸湿了一片。
陈静则把头埋得低低的,几乎要碰到桌面。她不敢看任何人,甚至不敢去想结果。她只是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默念着:“拜托了……拜托了……不要让我们输得太难看……不要让杨老师失望……”
就在这股焦灼的、压抑的气氛即将达到顶点时——
“吱呀——”
教室的前门,被猛地推开了。
全班同学像被按了启动键的机器人,齐刷刷地抬起头,五十多道目光瞬间聚焦在门口。
是生物老师钱老师。
他扶着门框,胸口剧烈地起伏着,脸上是一种混杂着激动、狂喜和难以置信的复杂表情。他的脸因为跑得太急而涨得通红,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。
“钱……钱老师……”班长鼓起勇气,站了起来,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颤抖,“是不是……是不是成绩出来了?”
钱老师张了张嘴,似乎想说什么,但因为喘得太厉害,一时竟发不出声音。他只是用力地点了点头,然后大口地呼吸着,试图平复自己的气息。
全班的心,都提到了嗓子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