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科幻次元 > 琉璃碎金 > 第16章 典礼

第16章 典礼(1 / 2)

谷雨清晨,薄雾如纱,缭绕在青檀新叶之间,悄悄漫过虚实传艺馆那古朴的竹制门廊。雨后空气湿润清新,微风送来泥土芬芳和远处潺潺溪水声。馆檐下的露珠闪烁微光,仿佛为这特殊的日子增添灵动。

馆内,一盏盏护本纹灯笼依次点亮,柔和光芒映照每个角落,光影在竹壁上跳跃,勾勒岁月轮廓。顾云深正细心帮陈念系好那件绣有并蒂梅花的小蓝布衫,指尖轻轻触碰到孩子领口处的迷你双芯牌——这是刘老连夜精心雕刻的,芯片中存储着《传艺谣》的童声版本。

“顾老师,这牌子能唱多久?”陈念仰着小脸,眼中闪烁好奇光芒。

顾云深微微一笑,轻抚孩子肩头:“它能唱一辈子,就像爷爷教我的那样,手艺要一代代传下去。”*他在心里默默补充:就像爷爷当年手把手教我握刻刀时说的,技艺会老去,但传承的心不会。*

沈砚辞手提精致樟木盒稳步走来,脚步声在竹廊间回荡。盒盖上“三代传心”的刻纹在晨光映照下泛着浅光,盒身还刻着沈奶奶当年绣花的图样。“传艺砚和揭幕绳都已准备妥当,”他轻声说道,声音低沉顾暖,“这揭幕绳是沈奶奶当年的绣品,新补了护本纹,寓意新旧交替、传承不息。”

他轻抚绳面,眼中掠过一丝怀念。*指尖触碰着母亲留下的针脚,他忽然明白,这不仅仅是绳,是母亲用另一种方式陪伴着他们的每一个重要时刻。*

馆外青石板路上早已人声鼎沸。老街坊们捧着各自制作的手工艺品,小心放入展柜。老周的竹制蒸笼摆在“点心工坊展区”,笼壁刻着“蒸尽岁月香”字样,旁边陈列着他亲手做的腊梅糕,香气四溢;张爷爷的古钟立在“时光修复区”,钟摆轻晃,伴随《传艺谣》悠扬调子弥漫开来;林小满带着学员们挂起《传艺图卷》,画卷首段描绘的正是顾爷爷修复古物的场景,与馆外新栽的青檀苗相映成趣。

孩子们围着画卷叽叽喳喳,林小满耐心指点每一笔。*看着孩子们专注的眼神,她想起自己刚来时连握笔都不会,如今竟也能教导他人,传承的种子就是这样悄然生根发芽。*

第三遍锣鼓声响起,周院士与刘老各执揭幕绳一端登台。红绸上绣着双梅榫纹样,旧绣段是沈奶奶的手艺,新补的护本纹出自陈念和小徒弟们之手,针脚稚拙却真挚。

“今日开馆有三喜,”周院士手持话筒,笑容满面,“一喜非遗街区落成,手艺有家;二喜双星合璧,传人有伴;三喜雏凤新鸣,薪火有继。”

台下掌声雷动,老街坊们眼中泛着泪光。刘老轻拍陈念的肩:“小家伙,今天是你和大家的舞台。”*看着孩子晶亮的眼睛,刘老不禁想起顾爷爷生前最常说的话:手艺的根在下一代心里,我们只需好好浇灌。*

顾云深和沈砚辞小心扶着传艺砚走到台中央。砚池里新摘的腊梅花沾着晨露,与砚底干枯花瓣相映成趣。砚身护本纹在阳光下泛着顾润光泽。当红绸落下,“虚实传艺馆”五个鎏金大字熠熠生辉时,全场响起整齐口诀:“守拙兼新,薪火相传;双星并肩,艺暖人间!”

声浪激荡在竹廊间,震得灯笼轻摇,护本纹的影子在地上连成流动光影。陈念大声跟诵,小脸通红。*这一刻,他忽然觉得胸口发热,那些原本只是好听的口诀,突然有了沉甸甸的分量。*

互动展示区排起长龙。VR体验区里,李奶奶戴着眼镜跟随顾爷爷的虚拟影像学习拓纹技艺,竹制操作杆的震动反馈精准模拟拓包力道。“这力道,和当年顾老教的一模一样!”她轻声赞叹,*恍惚间仿佛回到三十年前的工作坊,那个手把手教她拓印的顾老师如今以另一种方式继续传授着技艺。*

“双芯牌体验区”前,刘老教导小徒弟们嵌芯片,刻刀下的藏锋纹裹挟竹屑,轻轻落在沈砚辞递来的腊梅墨盘里。香气四溢中,刘老示范每一刀的角度,孩子们屏息凝视。*看着这些小脑袋凑在一起,刘老忽然理解了什么叫“手艺活着”——不是保存在博物馆里,而是在这一双双小手中传递。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