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灵异恐怖 > 醉梦瑶 > 第十八章 起步不易,未来可期。

第十八章 起步不易,未来可期。(2 / 2)

“好了,好了,就你会说,就你会做人行了吧。你这么厉害咋就跟你崽一样没出息呢?咋就要跟到人家屁股后头吃人家剩下的呢?”

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,王建民老妈的嘴皮子也是不省油的。

“咋叫吃人剩下的。人家小沈都说了是各取所长,互相帮助。咱们也是该出钱的出钱该出力的出力,咱们两不相欠。你看人家老沈家,孩子的事孩子说了算。咱家孩子好不容易正儿八经的作次主,你干嘛就想泄他的气,灭他的火,给他添乱呢?”

“漂亮。”

王建民在心里给老爹喊666。

“咱灭啥火了?灭你老王家香火啦?说我添乱,他王建民有能耐自己把租金掏了,我以后给你老王家一天三柱香,一年365天,天天不断。就你这个种,能结出个什么好瓜来?没有我当家做主,你爷俩喝西北风都得先买个指南针,现在嫌我了是不是?”

“得了,又要投降了。”

王建民恨铁不成钢,果然——

“不是,不是,这个家缺谁都行就是缺不了你老人家,你消消气,我就一时说顺嘴多说了几句,你别介意。”

然后又回过头去对王建民吼道:

“还看什么看,还不去睡,明天早点起来去镇上帮忙,平时没事你天天往镇上跑,现在有事了你搁家里装乖宝宝。”

王建民赶紧溜了,他早就知道,自己在这个家里就是个出气筒,谁气不顺了就拿他吹几口。

第二天天一亮,沈山河父子俩就起来了,开了门,就准备去木工坊做早餐。隔壁老板娘听得动静跑了出来热情的打着招呼。

“沈师傅早啊,快来吃个早餐,等下我把要修的桌子板凳送你那去。”

边说边返回店里,拉开凳子:

“来,坐这里来,吃点什么,面条还是稀饭?”

两个大男人实在不好推辞,只好从了,一人要了一碗面条。

吃过早餐,沈山河问多少钱,老板娘不要,说她请客,以后吃的再给。沈山河不答应,坚持要给。

这时候胡艳妮出来了,在一旁看着和她娘拉扯的沈山河,吃吃的笑着,就像看大灰狼和小绵羊似的。

小绵羊终究敌不过大灰狼,沈山河哪经历过这阵状,面红耳赤的败下阵来,在小妮子的娇笑声中落荒而逃。

开了木工坊的门,架上木马,下好料,沈山河父亲便开始修复桌椅,沈山河则开始刻字雕招牌。

不多久,胡艳妮和她父亲拿着要修的桌椅过来了,两个大人在一起寒喧,胡艳妮则提了个凳子坐到沈山河面前看他雕字。

所谓“忙者不会,会者不忙。”沈山河描好字模,各种尖的圆的刻刀一溜排开,有条不紊的削、刻、挑、凿一顿操作下来,一个个字形慢慢显现,看得小姑娘两眼放光,全然不顾自己父亲早已来回两趟早回去了。

“你雕得真好,比我用笔写出来的都好看。”

小姑娘由衷的感慨道。

“那你还没见过真正的老师傅,他们的刻刀那才跟真的跟我们的钢笔一样。”

“我不信,要有那只怕也是七老八十的老师傅了。”

小妮子化身小迷妹。

有了异性的加持,沈山河使出浑身解数,把平常十分的能耐用出了十二分的效果。

“哟,都在呢。”

王建民不知何时走了进来,跟沈山河老爸打了声招呼就怼着沈山河去了,

“美人作伴啊,这老板当的。小妮子,离那家伙远一点,他可有八百个心眼子。”

“那总比你一肚子坏水强。”

胡艳妮随手甩过去一块木头,

“你叫谁小妮子?你个贱民。”

“小妮子,小妮子。”

王建民一边伸手接住飞过来的木头一边不停嘴:

“你爸叫你小妮子,我就叫你小妮子,我是个听话的好宝宝。”

说完还做了个鬼脸,论斗嘴除了家里那两个他谁来都不怕。

“王——贱民,你死定了。”

胡艳妮站起来就要去揍人。

“来啊,来啊,妮儿,哈哈哈。”

王建民转身就跑,嘴里一通乱喊。

就这样打打闹闹,在木工坊里玩起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。有时候王建民故意装作被逮到的样子挨上几拳,只是那贱贱的满是享受的表情让胡艳妮更加咬牙切齿。

沈山河父子便一边微笑着看他们打闹一边做着手上的活,只是偶尔提醒一下别碰刀具上,有时也偷偷给王建民使个绊子。

日子就这么过着,胡艳妮除了赶集忙不过来的时候,慢慢的其它时间几乎都在木工坊内,帮沈山河做事,跟王建民斗嘴。有时候三个人也一起去街上逛逛。但沈山河很少答应单独陪胡艳妮逛街。没有别的原因,只是纯粹的不习惯与苏瑶之外的任河女孩子单独相处。王建民则巴望不得,得了机会就屁颠屁颠的献殷勤,艳妮,艳妮的叫得人肉发颤。

店牌早已做好放在库房,只等开业那天吉时挂上,字填的红漆刷了透明的底料,木料做了仿旧处理显得古香古色,配着清末风格的瓦房,自会有一番韵味。

另外还做了块招牌,早就放在门口,上面写着:“重大启事,木店定于阴历三月二十六日(阳历五月十三日)辰时(8点)开张营业。本店经营各类木工家具并回收,定制一切木工制品。数百年传承手艺,质量保障,价格公道,恭候各亲朋好友莅临。”

家具店的牌子还没挂上,但“苏师傅木工作坊”的牌子已经挂上了,暗红的底色,墨黑色的大字,透着做旧过的木材自然的纹理,尽显古朴大气。

店里的家具样品已经摆上,有八仙桌、四方桌,也有配套的长凳、方凳,以及木椅、小凳,大件的有三门的大衣柜,一高一低的电视柜,书桌还有时下兴起的靠背床。然后就是一些小物件,比如小孩座的木马,摇床等等,总之乡下常见的木制用品基本都有,没有的只要你能说出个大致样子来也多半能给你造出来。这就是几代传承的木工匠人的底气,更何况沈山河还有《鲁班经》在手。

木工坊里更是摆得满满当当,店里有的这里都有,还不止一两件。另外还有不少的未组装的散件,这都是这两个月来,沈山河父子俩的功劳。王建民则帮忙打个下手,并兼职做了厨子。连胡艳妮也经常来搭把手,他娘还笑着说要沈山河干脆请了她算了,洗衣、做饭、打扫交给她。沈山河笑着答应等以后挣了钱一定请。

木工坊现在大致的用家具隔成三个区域,最宽敞的靠里面的是木工制作区域,靠大门的是刷漆的区域,然后在里面的角落里有一小块作了厨房。工坊外面的檐下堆着木料,是这几天王建民家陆续送过来的,沈山河都折了价用本子登记了起来,一式两份,两人各管一份。其间还送来些旧家具,捡着好买的已修复翻新了,剩下的就摆在外面用朔料布罩着,等有空了再慢慢来做。总之,还没开业就显现出大有可为的苗头,看得两位趁赶集来送东西的当家女主人喜笑颜开,说话的声音都比平时高了一度。

睡觉就简单了,店铺里有卧室可以睡沈山河与王建民两个,要是再有人过夜,随便在店面也好库房也好,新床上加两床被子就解决了。

一切准备就绪,只待开业那天的到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