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勇点头:“可行。便依宇文爱卿之计,让王弼到任后尽快拿出具体方案,报朝廷审批。”
商议完赈灾之事,杨勇话锋一转,目光投向李靖:“李爱卿,突厥异动之事,你有何看法?”
李靖出列,抱拳朗声道:“陛下,史毕可汗此人野心不小,此前虽与我大隋有过摩擦,却未敢大规模南下。此次联络诸部,想必是见我大隋刚定河南,以为有机可乘。雁门郡兵力单薄,伍云召将军虽勇,然麾下兵力不足,恐难抵挡突厥联军。”
“那依你之见,当如何应对?”杨勇追问。
李靖沉声道:“臣以为,当速派精锐之师驰援雁门,与伍云召将军会合,增强边防力量。同时,需严令边境各郡加固城防,坚壁清野,让突厥无利可图。另外,可派遣使者前往草原,离间史毕可汗与其他部落的关系,使其联盟瓦解,不战而屈人之兵。”
“离间之计虽好,但恐难立竿见影。”杨勇思索道,“当务之急是增强雁门防务。李靖,你认为派谁领兵前往合适?”
李靖略一沉吟:“陛下,尉迟恭将军勇猛善战,深谙骑兵战术,且对北疆地形较为熟悉,若让他领兵,定能胜任。再配以李安的火枪兵,当可震慑突厥。”
杨勇随即思索起来:尉迟恭作战勇猛,火枪更是威力无穷,二者结合,定能给始毕可汗一个难忘的教训。
“准奏!传旨,命尉迟恭为北伐先锋,率领两万骑兵即刻北上,前往雁门郡;李安率领三千火枪兵随行,听从尉迟恭调遣。二人务必于十日内抵达雁门,与伍云召、伍天赐、高敬宗会合,共拒突厥!”
“臣遵旨!”李安和尉迟恭出列领命。
话音刚落,房玄龄上前道:“陛下,突厥南下,关中与河北的动向亦需关注。李渊、薛举在关中蠢蠢欲动,窦建德在河北也虎视眈眈,若他们趁我军北上之际有所异动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
杨勇深以为然:“房爱卿所言极是。”
杨勇看向情报司衙门统领张涯,“张涯!你立即遣人深入关中、河北诸地探查动向,不得有误!”
“臣遵旨!”张涯出列后立即领命。
随即杨勇又看向兵部尚书李靖,“李靖,你即刻下令,临近关中的郡县守将严密监视李渊、薛举的动向,若有异动,及时上报;同时,命河北方向的守军加强戒备,李靖你亲自坐镇黎阳,统筹兼顾,确保关中与河北稳定,不让他们有机可乘!”
“臣遵旨!”李靖沉声领命,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。
朝会持续了两个时辰,终于结束了,各项事宜终于商议妥当。
下了朝,杨勇拖着有些疲惫的身体回到宫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