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比喻让众人心情沉重。如果人类文明在对方眼中只是“细菌”,那么其后续行为将完全无法用人类的道德和逻辑去揣度。
“信号消失,意味着‘审视’暂时结束了吗?”林梅问道。
“未必。”瓦西里教授提出了不同的看法,“也许,‘审视’已经完成,它正在‘消化’观察结果,或者……正在根据观察结果,制定下一步的‘方案’。”
无论是哪种,等待的过程都令人煎熬。
苏晚的苏醒和带回的信息,让联盟对“观察者”有了更进一步的、albeit模糊的认知。它并非传统的侵略者,更像是一个高高在上的、遵循着某种未知规则的“评估者”。
接下来的几周,全球范围内风平浪静。异常信号没有再次出现,那些极端组织也仿佛失去了主心骨,活动陷入了低潮。就连各地的古老传说和部落启示,也再也没有新的内容。
暴风雨前的宁静,往往最为压抑。
联盟并没有放松,反而趁着这段宝贵的喘息时间,全力消化从“窗口”事件中获取的数据,加速“认知迷锁”的优化和升级,同时继续深挖陈清源的多维结构模型,试图找到更多应对甚至反制的手段。
陆沉渊和苏晚的关系,在经历了这次生死考验后,变得更加密不可分。他们不仅是恋人,是战友,更是彼此在对抗未知恐怖时,最坚实的依靠。他们的马甲和力量,在联盟核心层已是公开的基石,这种强强联合,稳住了组织的阵脚。
这天,两人难得地都有了些空闲,在总部花园里散步。阿尔卑斯山的空气清新冷冽,远方的雪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。
“有时候,我会想那个书店。”苏晚看着远处,轻声说道,“想念那种单纯的、只有书香和咖啡香的日子。”
陆沉渊揽住她的肩膀,低声道:“等这一切真正结束,我们回去长住一段时间。”
苏晚笑了笑,没有回答。她知道,“真正结束”或许遥遥无期。但只要身边的人是他就好。
就在这时,一名机要秘书匆匆走来,递给陆沉渊一份刚刚收到的、来自“智慧之库”的绝密报告。
陆沉渊打开一看,瞳孔微微收缩。
报告是关于对海底遗迹金属样本与异常信号谐共振现象的后续研究。在采用了瓦西里教授提出的“维度场扰动”新算法后,他们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——在那段信号消失前的最后零点零一秒,仪器记录到了一次极其短暂、但强度极高的“维度褶皱”现象!
就像平静的水面被投入一颗石子,荡漾开的涟漪!
而根据数学模型反推,这次“维度褶皱”的源头……并非来自信号原本的方向,而是来自……更近的地方!
来自……太阳系内!柯伊伯带附近!
陆沉渊缓缓收起报告,看向苏晚,语气凝重:
“信号不是消失了……”
“它可能是……‘跳转’了。”
“那个‘观察者’……或者它的一部分……”
“可能已经……进来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