异常深空信号中突然插入的“噪音”,让整个“帷幕”项目组如临大敌。这打破了之前数月死水般的平静,证明信号源并非一个无意识的自动信标,而是可能具有某种“活性”。
所有的监听和分析资源都被集中到这零点三秒的“噪音”上。然而,结果令人沮丧。这段信号仿佛超越了现有信息理论的范畴,其数据密度高得离谱,结构混沌无序,以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,根本无法解读,甚至连有效存储都极其困难,只能勉强记录下其能量波动的大致轮廓。
“这就像试图用算盘解析量子计算机的输出。”一位信号处理专家无奈地表示。
瓦西里教授盯着那杂乱无章的波形图,眉头紧锁,忽然冒出一句:“也许……它本来就不是用来‘解读’的。”
众人看向他。
“如果信号是‘锚定波’,那么这段‘噪音’,会不会是……某种‘反馈’?或者……一个‘询问’?”瓦西里大胆假设,“就像我们敲击墙壁,听回声来判断对面是实心还是空心。这段‘噪音’,可能是信号源那头,对我们这个方向存在的某种……‘探测’的回应?”
这个猜想让所有人脊背发凉。如果真是“探测”的回应,那意味着信号源那头,可能已经“注意”到了太阳系,或者……“注意”到了“方舟”屏障的存在?
苏晚尝试着,再次将意识与“方舟”连接,仔细感知屏障的状态。一切如常,没有受到任何冲击或干扰。那股“噪音”似乎并未携带能量,仅仅是一段信息,或者说,是一段无法理解的存在证明。
“继续监控,分析任何细微的变化。同时,加强‘方舟’屏障的能量监控,确保万无一失。”陆沉渊下达指令。面对未知,谨慎是第一位的。
就在联盟全力应对深空信号异动的同时,那些宣扬“星球之眼”的极端组织,活动越发猖獗。他们在网络上散布恐慌言论,在线下举行秘密集会,甚至开始在一些偏远地区进行小规模的破坏活动,袭击能源设施,宣称要“熄灭人类的罪恶之火,迎接星球之眼的净化”。
“洞察之眼”的调查有了进展。这些组织的资金来源复杂,大多通过加密货币和离岸公司洗钱,难以追踪源头。但他们的核心教义,似乎都源自一些流传于边缘考古学界和神秘学圈的、关于全球各地古老文明中“巨眼”崇拜的碎片化记载。这些记载被断章取义,与极端环保主义和新纪元思想混合,形成了这套危险的末世论。
“看起来像是自发行为,没有明确的、统一的幕后指挥。”“琴鸟”分析道,“但是,他们选择在这个时间点突然活跃,并且符号与我们的研究目标重合,这巧合得令人不安。”
陆沉渊沉思片刻,说道:“有两种可能。第一,这确实是巧合,是某些人利用了古老的符号来包装其极端思想。第二,这不是巧合,是某种我们尚未察觉的力量,在利用这些边缘组织,进行某种意义上的‘测试’或者‘呼应’。”
他更倾向于后者。与“观测者”、海底遗迹、深空信号牵扯在一起的事情,很难用简单的巧合来解释。
“加强对这些组织的渗透和监控,必要时,可以进行精准打击,遏制其破坏行为。但要避免大规模冲突,以免被利用,激化矛盾。”陆沉渊命令道。处理这种涉及意识形态的问题,需要格外小心。
时间在紧张的研究和监控中流逝。深空信号在那次“噪音”插入后,又恢复了之前规律的心跳模式,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。但联盟高层都知道,有些东西,已经不一样了。
这天晚上,陆沉渊和苏晚难得地没有加班,在总部的生活区公寓里共进晚餐。窗外月色皎洁,雪峰在月光下泛着清冷的光辉。
“有时候会觉得,我们像是在黑暗的森林里点起了篝火。”苏晚切割着盘中的食物,轻声说道,“篝火能驱赶野兽,带来温暖和安全,但也可能……吸引来森林深处,更可怕的东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