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23章 观察者效应(1 / 2)

“外部观察”效应?结构坍缩成奇点?

这份汇报带着浓重的理论物理色彩,但其蕴含的意味,却让陆沉渊和苏晚背后生寒。这已经超出了常规的科学范畴,触及了哲学和宇宙本质的层面。

“能解释得更具体一些吗?”陆沉渊沉声问道,他需要理解这背后的风险。

那位数学家努力组织着语言:“简单来说,陈清源博士设想的多维结构,其存在本身是不稳定的,就像薛定谔的猫,处于一种叠加态。它需要被一个‘观察者’——这个观察者可能是一个意识,也可能是一种更基本的宇宙规则——所‘锁定’,才能维持其形态。一旦失去‘观察’,它就会回归本质,而模拟显示,其本质……是一个蕴含巨大能量的、维度归零的‘点’。”

苏晚立刻联想到了“方舟”系统:“‘方舟’的稳定运行,是否也依赖于某种‘观察’?比如……我的意识引导?”这似乎与“变量守护”协议的理念隐隐契合。

“很有可能!”数学家激动起来,“如果‘方舟’系统是基于类似的原理建造,那么苏小姐您的‘变量’特质,就是那个关键的、动态的‘观察者’,赋予了系统超越僵化秩序的可能性!这太美妙了!”

美妙之余,是巨大的惊悚。如果那个眼睛符号所代表的多维结构,也需要“观察”才能稳定,那么谁是它的“观察者”?是建造了海底遗迹的文明?是“观测者”?还是……某种更古老、更强大的存在?

而这个结构一旦失去“观察”坍缩成奇点,会引发什么后果?仅仅是模型崩溃,还是……现实层面的灾难?

“这个模型,与我们现在接收到的异常深空信号,或者海底遗迹的金属,有关联吗?”陆沉渊追问。

“我们正在尝试建立联系。但这需要时间,也需要……更庞大的计算资源和更深厚的理论基础。”数学家坦言道。

研究的深度,已经逐渐逼近现有文明的认知边界。

陆沉渊批准了调拨更多资源给专项小组的申请。同时,他意识到,仅仅依靠联盟内部的力量可能不够。他需要更广阔的思想碰撞。

他想到了瓦西里教授。这位以突破常规思维着称的物理学家,或许能带来新的视角。而且,将他纳入这个核心项目,也是对他的一种终极考验和捆绑。

经过慎重考虑和再次的秘密接触,瓦西里教授在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后,最终接受了“守护者联盟”的邀请,以特别顾问的身份,加入了“帷幕”项目,主要方向就是陈清源遗留的多维结构模型。

瓦西里的加入,果然带来了新的活力。他大胆地提出,那个异常深空信号,或许不是信息载体,而是……一种“心跳”或者“锚定波”!其作用,可能就是为遥远某个地方的、类似于眼睛符号的某种存在,提供持续的“观察”效应,维持其稳定!

这个猜想极为大胆,也极为骇人。如果信号是“锚定波”,那么信号源那头,是什么在需要被“锚定”?又是什么在发出这“锚定波”?

项目的进展,如同在黑暗中摸索,每前进一步,都发现前方是更深的迷雾。

就在研究陷入胶着时,“洞察之眼”的“琴鸟”带来了一个与学术无关,却可能相关的消息。

“理事长,我们监测到,全球范围内,有几个小型、隐秘的极端环保组织和新纪元教派,近期的活动频率和言论激进程度显着上升。”“琴鸟”汇报着,“他们宣扬的主题高度一致——‘星球之眼即将苏醒’,‘人类罪孽深重’,‘唯有回归原始,才能得到救赎’。”

“星球之眼?”陆沉渊捕捉到了这个关键词。

“是的。而且,根据我们filtrate进去的特工反馈,这些组织内部流传着一个古老的象征符号……”“琴鸟”调出几张模糊的照片,那是手绘的旗帜和祭坛,上面画着的,正是一个抽象的、扭曲的眼睛图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