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灵异恐怖 > 龙魂震贞观 > 第339章 西锤惊雷

第339章 西锤惊雷(1 / 2)

李渊对波斯局势富有层次感的决策,如同在沸腾的油锅边缘小心地投入了几块冰,试图控制火势而非彻底熄灭它。然而,战争的巨兽一旦出笼,便往往不再遵循棋手的预期。仅仅数月之后,来自安西都护府的加急军报,便以一道接一道的频率,如同沉重的鼓点,敲打在长安皇城的心脏上,将“大食东侵”这四个字,从遥远的隐忧变成了迫在眉睫的惊雷。

太极殿内,气氛一次比一次凝重。

兵部尚书侯君集手持最新一份染着血污的军报,声音沉痛而愤慨:“陛下!安西急报!大食名将卡迪西亚率精锐三万,已越过乌浒水(阿姆河),猛攻昭武九姓之地!石国、康国、安国等城邦或降或破,抵抗者尽遭屠戮!其兵锋已直指我安西都护府辖下的拔汗那(费尔干纳盆地)!”

他展开一副简陋的西域地图,手指重重地点在几个位置:“大食军战力彪悍,骑兵来去如风,更兼……更兼其军中确有妖异!前线将士禀报,每临恶战,便有黑袍教士于阵后诵经,其军士卒则如狂如魔,不避矢石,负伤亦死战不退,状若疯癫!康国都城便是被数百名如此狂战士率先登城,方才陷落!”

朝堂之上一片倒吸冷气之声。虽然早有心理准备,但听到如此具体而恐怖的战况,依旧令人心惊。

“陛下!”侯君集须发皆张,抱拳请命,“贼势猖獗,若再坐视,拔汗那一失,则整个河中地区危矣!届时大食兵临葱岭,我安西四镇(龟兹、于阗、疏勒、碎叶)将直接暴露于兵锋之下!臣请陛下速发大军,西出阳关,驰援安西,与高贤(安西都护郭孝恪字)内外夹击,必破此獠!”

户部尚书唐俭的脸色比上次更加难看,几乎是哭丧着脸出列:“陛下!侯尚书!非是老臣怯战,实是……实是家底快打空了!支援波斯残部的粮械尚未凑齐,安西自身驻军增饷已是捉襟见肘,若再发数万大军远征,这粮草从何而来?民夫从何征调?沿途损耗几何?府库……府库实在支撑不起啊!莫非又要加征赋税?如今旱情方缓,百姓刚得喘息,岂可再行此竭泽而渔之事?”他掌管钱粮,说的皆是血淋淋的现实。

侍中陈叔达亦是忧心忡忡:“陛下,大食军如此妖异,恐非寻常兵马可敌。即便勉强出兵,若不能克制其邪术,岂非徒损将士性命,空耗国力?是否……应暂避锋芒,固守葱岭天险,从长计议?”

这时,一向主张怀柔的魏徵却出人意料地开口,语气异常严肃:“陛下,唐尚书、陈侍中所言,乃老成谋国之言,然则,臣今日却要主战!”

众人皆讶然看向他。

魏徵继续道:“臣非好战,乃因看清一事:大食东侵,非为财货土地那么简单!其军中邪术,与地宫邪物、吐蕃西突厥之黑袍法师,一脉相承!此乃道统之争,文明之劫!若让其跨过葱岭,则西域百年教化,恐毁于一旦!届时,邪氛东渐,方才真正国无宁日!今日吝啬钱粮,他日必付十倍百倍之代价!此战,关乎国运,退无可退!”

魏徵这番话,将战争性质拔高到了文明存续的层面,深深触动了许多人。

李渊目光扫过争论不休的群臣,最终落在一直沉默的李靖身上:“药师,你久经战阵,又新从西北归来,熟知蕃情地理,依你之见,该当如何?”

李靖沉稳出列,拱手道:“陛下,诸位大人。大食新胜,士气正旺,且其兵锋犀利,兼有邪术助阵,确乃劲敌。然,其亦有弱点:远征万里,补给线漫长;新占之地,人心未附;其军狂躁,久战必疲,且似依赖那黑袍教士施法,若能破其法术,其军战力必大打折扣。”

他略一停顿,提出一个折中方案:“臣以为,大规模出兵远征,确于国力有损。不如采取‘精兵突袭,斩首破邪’之策。请陛下许臣精选一支万人铁骑,皆配双马,携带精良弩箭与足够粮草,不自长安出发,而是自安西本地、以及归附之胡骑中挑选精锐,由臣率领,不出则已,一出必直扑其主帅营帐与那黑袍教士聚集之处!以雷霆之势,破其核心,则大军自溃!”

这是一个风险极高但收益也可能巨大的特种作战方案!符合李靖一贯的用兵风格。

李渊眼中精光一闪,显然意动。但他没有立刻决定,而是看向李淳风:“淳风,镇异司这边,对那邪术,可有应对之策?”

李淳风立刻出列:“陛下,根据波斯王子提供的情报及前线零碎信息分析,那邪术似是以狂热信仰为引,激发人体潜能并压抑痛觉恐惧,但其过程似乎会透支生命,且需持续施法维持。袁监正与臣研讨后,认为或可以两种方式应对:

一,以更强之‘静心’、‘破邪’类符箓或佛法进行范围干扰,打断其施法;

二,擒贼先擒王,优先狙杀那些黑袍教士!臣已命天工院加紧研制一批特制‘破邪弩箭’和‘清心震爆符’,或可装备于李将军的精锐骑兵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