仿佛晴天霹雳,四大藩王齐齐跪倒在地,浑身颤抖。每个人心中都在惊涛骇浪中翻腾着一个念头:造反的是谁?莫非是我?
秦王朱樉率先叩首,声音发颤:\"父皇明鉴,你是知道我的!儿臣对父皇、对大明忠心耿耿,绝无二心!若有人敢谋反,儿臣第一个率兵平叛!\"
朱元璋冷冷瞥他一眼,语气中带着失望与痛惜:\"老二啊老二,史载你在藩暴虐无度,多行不法,凌虐官民,于洪武二十八年被宫人毒杀!咱怎么生了你这么个孽障!既痛恨你的暴虐,又痛心你的结局......\"
朱樉如遭雷击,瘫软在地,喃喃道:\"儿臣......儿臣知罪......\"心中既惶恐又不甘。
晋王朱棡急忙叩头,声音急切:\"父皇,你是知道我的,儿臣镇守边关多年,从未有过二心!若是有人谋反,儿臣......\"
\"老三!\"朱元璋打断他,声音中带着难掩的哀伤,\"你更不争气!洪武三十一年就病死了,让咱白发人送黑发人!你母后若在,该有多伤心......\"说着,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泪光,很快又隐去。
朱棡面如死灰,伏地不敢起身,肩头微微颤抖,心中既惊骇于自己的早逝,又感受到父皇话语中深藏的父爱。
周王朱橚吓得魂不附体,声音微弱:\"父皇,你是知道我的,儿臣一向......\"
朱元璋的语气却缓和下来,带着几分慈爱:\"老五,你是个好孩子。像你母后,心地善良,醉心医药,造福百姓。就算被你侄子削藩囚禁,也没有造反之心。咱...很欣慰。\"提到马皇后,朱元璋的语气格外温柔。
这话音刚落,秦王、晋王、周王三人的目光,不约而同地齐齐射向一直沉默不语的燕王朱棣!
朱棣跪在原地,额间渗出细密汗珠,面色苍白如纸,却仍强自镇定。他心中已是惊涛骇浪:难道那个造反的人是我?怎么可能?我怎么会...
他缓缓抬头,迎上朱元璋的目光,声音沉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:\"父皇......儿臣......\"
朱元璋的目光如利剑般刺向朱棣,整个谨身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。这位帝王的心中充满了矛盾-既为可能出现的叛乱而愤怒,又为可能是自己最器重的儿子造反而痛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