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宫深处,谨身殿内烛火摇曳,映照得御座上的朱元璋面色明暗不定。四大藩王垂手肃立丹陛之下,王卓则恭敬地侍立一侧,殿内落针可闻。
朱元璋目光如电,缓缓扫过四个儿子,最终定格在王卓身上。
\"今日唤尔等来,是要说一件关乎大明国运的大事。\"朱元璋的声音在空荡的大殿中回荡,\"王卓,上前来。\"
王卓依命上前一步,垂首侍立,心中暗忖:这一刻终究来了,不知这些王爷能否接受这骇人听闻的真相。
王卓依命上前一步,垂首侍立。
\"尔等可知,\"朱元璋的声音陡然提高,\"王卓并非当世之人,而是来自六百余年后的后世!\"
四位亲王浑身剧震。燕王朱棣猛地抬头,眼中尽是不可置信;晋王朱棡倒吸一口凉气,下意识后退半步;秦王朱樉张口结舌,脸色煞白;周王朱橚手指微颤,怔在当场。
\"父、父皇......\"燕王朱棣声音发颤,\"此、此事太过骇人听闻......\"
朱元璋面色凝重,语气渐沉:\"王卓乃是被周兴的北征大军在漠北所救,现官居礼部主客清吏司郎中。今日校场上所见军械,皆是他从六百年后带来。蒋瓛也已随他去往后世一探,证实此事。\"
诸王骇然变色,看向王卓的眼神顿时充满惊疑。朱元璋缓缓起身,从案上取过那套《明史》,手指轻轻摩挲着书页。
\"王卓不仅带来军械,更献上了这套记载我大明命运的史书。\"朱元璋的声音带着几分沉重,我大明共传一十六帝,享国二百七十六年。\"
诸王闻言,脸色更加苍白。燕王朱棣张口欲言,却被朱元璋摆手制止。
\"没有千年的王朝,这个道理咱懂。\"朱元璋的声音陡然转冷,带着深深的痛惜,\"但让咱痛心的是,咱死后第二年,就有藩王以'奉天靖难'为名,行叛乱之实!于建文四年攻入南京,允炆焚宫后......下落不明。\"
\"轰隆!\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