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海的咸风裹挟着资本的气息,吹过阿姆斯特丹交易所拱廊下喧嚣的人群。1602年3月20日,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兽在此诞生——荷兰东印度公司(VOC)。认股书上墨迹未干,六百四十万荷兰盾的资本已然募集完毕,相当于整个葡萄牙王室十年的收入。
先生们!公司首任总督奥登巴内费尔特的声音在石砌大厅回荡,从今天起,我们不仅是一家公司,更是一个海上帝国!葡萄牙人垄断东方贸易的日子,到头了!
欢呼声中,一个红发男子冷静地注视着这一切。扬·皮特斯佐恩·科恩——未来的荷属东印度总督,此刻还是个年轻董事,但他眼中已燃烧着改写世界贸易版图的野心。
科恩先生,看来您对这场盛宴并不兴奋?老银行家范德比尔特踱步过来。
科恩的手指重重戳在墙上的世界地图,落在马六甲海峡:葡萄牙人扼守此地八十余年,每年从香料贸易中榨取百万金币。而我们...他的手指划向澳门,要直接打开中国的大门。
雄心可嘉,但需要计划。
计划早已存在。科恩从怀中取出一卷文件,葡萄牙人的弱点很清楚:航线过长,补给困难,母国被西班牙吞并后支援断绝。而我们的优势...他露出冷酷的微笑,是资本和效率。
三个月后,科恩站在巴达维亚(今雅加达)新建的要塞城墙上。热带阳光炙烤着红土,爪哇劳工正在荷兰监工的皮鞭下修筑棱堡。这里的一切都透着崭新的、冷酷的效率——与澳门那种混杂随意的风格截然不同。
报告总督:'阿姆斯特丹号'、'海神号'已完成改装,每舰配备四十门新式加农炮。副官德·维特敬礼道,船员经过特别训练,专攻接舷战。
科恩举起望远镜,望向西北方:葡萄牙人的卡拉维尔船还是老样子——高船楼,重装甲,慢得像怀孕的母牛。我们的弗鲁特船会像猎豹撕碎水牛一样对付它们。
但是中国方面...
中国人要的是白银和贸易,不是葡萄牙的上帝。科恩放下望远镜,当我们用更低的价格提供更好的商品,澳门就会像熟透的果子一样落下。
在他的指挥所里,一幅巨大的远东地图铺满整面墙。上面用不同颜色的图钉标注着势力范围:红色代表葡萄牙,蓝色代表荷兰,黑色则是正在崛起的英国。
第一阶段:封锁马六甲。科恩的指挥棒点在狭窄的海峡上,切断澳门与果阿的联系。没有印度的补给,葡萄牙人撑不过半年。
第二阶段:骚扰中国沿海。让明朝官员意识到,葡萄牙人无法保护他们的贸易。
最后阶段:科恩的指挥棒重重敲在澳门上,要么投降,要么毁灭。
德·维特犹豫道:但中国人可能直接与我们贸易,何必强攻澳门?
因为我们需要基地,而不是许可。科恩眼中闪着冷光,澳门有现成的港口、仓库、甚至铸炮厂。为什么要从零开始?
与此同时,在万里之外的澳门,安东尼奥正对着一份来自果阿的紧急情报皱眉。信使描述了一种新型战舰:修长如剑,速度奇快,火炮射程远超我方...
林弘仲接过情报细看,面色渐凝:情报说他们在巴达维亚建立大本营,正在大量建造这种战舰。而且...他指着一行小字,他们似乎得到了英国人的技术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