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4章 事不宜迟(2 / 2)

吴再有则显得有些犹豫。

他家境普通,妻子虽有些嫁妆,但他不愿完全依赖于此。

若外放回老家附近为官,生活成本低,且能照顾到家中父母。

父母仍与长兄在老家生活。若留京,俸禄微薄,就算是他这些年写话本小赚了一些,但想要接父母兄长来京供养,以他目前的根基,实在有些吃力。

这时,他的妻子许氏却态度坚决地开口了:“夫君,我们还是留京吧!”

她看向吴再有,“我大哥如今已在京城立足,父母去年也接来养老了。

若是我们外放离京,日后想来京城探望父母兄长都难。

至于银钱之事,你不必过于忧心。我的嫁妆银子,可以全部拿出来,可以在城里稍微偏点的位置买个二进的宅子,再在京郊也置办一个小庄子,学着春燕的样子,种些药材。

有顾家这门路在,不愁销路。日子总能过下去的。

公公婆婆和大哥一家过来,也有个庄子打发时间。”

一旁的许巍也支持妹妹的想法:“妹婿,妹妹说得在理。既已入了仕途,自然是在京城发展前景更广。

我父母这边有我照应,你们无需挂心。留在京城,咱们兄妹彼此也能有个依靠。

买宅子和药庄的银如果不够,我可以拿出一部分垫上,有吃有住的,剩下的慢慢来呗。”

听了许氏和许巍的话,吴再有心中的天平彻底倾斜了。

家人团聚、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压过了暂时的经济顾虑。

他深吸一口气,点头道:“好!那就听你们的,留京!”

陈富才和郝氏见再有也定了主意,心中顿时踏实了许多,连忙道:“好好好!留京好!大家互相照应,我们就放心了!

孟涛,许巍,这奔走托请的事,可就多劳累你们了!

我这方面是一点不行,知文外面人情世故暂时也是,只能麻烦你们了。”

孟涛见意见统一,便干脆利落地应下:“二叔二婶放心,这都是自家人的事,谈不上劳累和麻烦。

明日我便和许巍分头去穆大人和李大人府上拜会,陈明情况,表达意愿。

我大舅兄的信前几日已经到了他们手上,我们再当面恳请,二位大人看在我舅兄的情面上,应当会酌情考量,尽量为再有叔和知文谋划一个合适的京职。”

许巍也补充道:“如今我与孟涛兄也都是六品官职,在京城官场也算有了一席之地,说话办事比从前方便许多。必当尽力而为。”

事情就此议定。

屋外夜色深沉,屋内却笑意盈盈。

孟涛与许巍深知责任在肩,不敢怠慢,次日便开始积极奔走,为吴再有和陈知文的仕途起点,努力铺路。

殿试结果出来没几日就是朝考,如果什么靠山都没有,又是名次不好的同进士出身,说不定就会被分去鸟不拉屎的地方去,有可能五年十年,也有可能一辈子都回不来。

天时地利人和,有时候还真是缺一不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