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科幻次元 > 明末龙旗 > 第405章 西安谍影,流寇虚实

第405章 西安谍影,流寇虚实(2 / 2)

他走到《大明疆域图》前,手指从山东划到西安,又从西安划到北京:“咱们现在要做的,就是积蓄力量,做好准备。军工坊增产武器,是为了让军队有足够的火力;后勤部门储备粮饷,是为了让军队有足够的补给;间谍探查情报,是为了让咱们掌握战场的主动权。等一切准备就绪,无论是李自成还是后金,只要他们敢挡在咱们北上复京的路上,咱们就有能力将他们一一剿灭。”

李铁虽然有些不甘心,但也知道王巢说得有理,只好抱拳应道:“末将明白了。”

命令传下后,济南城乃至整个山东,都陷入了紧张而有序的备战状态。

登州军工坊内,灯火通明,铁锤撞击铁块的声音日夜不停。工匠们穿着粗布工装,额头上布满汗珠,却没有一个人停下手中的活计。他们知道,自己手中的每一门后膛炮、每一支燧发枪,都关系着山东的安危,关系着大明的复兴。一位年近六旬的老工匠,因连续加班导致手部受伤,却只是简单包扎了一下,又回到了铁匠炉前:“我儿子在中华军当兵,我要多造几门炮,让他在战场上能多一分安全!”

淄博的铁矿里,蒸汽抽水机发出隆隆的声响,将矿坑中的积水抽出来,排到外面的河道里。矿工们拿着铁镐,在昏暗的矿道里挖掘着铁矿石,脸上沾满了煤灰,却眼神坚定。他们的薪资翻了倍,家中的粮食也有了保障,为了家人,也为了山东的安稳,他们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。

济南的粮仓内,粮商们正忙着将收购来的粮食装入麻袋,堆放在粮仓的货架上。这些粮食来自山东各地的农户,有的是自愿出售,有的是官府收购,但无论来源如何,都将成为北上复京的军粮。粮仓的看守们日夜巡逻,确保粮食的安全——他们知道,这些粮食是军队的生命线,绝不能出任何差错。

潜入西安的间谍们,则冒着更大的风险。代号“青竹”的间谍,伪装成西安城内的药商,每日走街串巷,收集大顺军的情报。他曾多次近距离观察刘宗敏的部队,发现这些所谓的“精锐骑兵”,虽然装备精良,但军纪涣散,士兵们经常在城外的酒馆里酗酒闹事,强抢民女。他将这些情况详细记录下来,准备下次传密报时一起传回济南。

此时的西安,大顺王府内,李自成正坐在王位上,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。他穿着一件黄色的龙袍,虽然材质粗糙,却也显得威风凛凛。殿内的官员们,大多是原明朝的降官和李自成的嫡系将领,他们纷纷献上贺词,歌颂李自成的功德。

“大王,如今我大顺军有五十万之众,武器精良,粮饷充足,下一步便可北上攻北京,推翻大明,登基称帝!”丞相牛金星躬身说道,脸上带着谄媚的笑容。

李自成哈哈大笑,眼中闪过一丝得意:“不错!待我攻克北京,定要将崇祯那昏君贬为庶民,让他尝尝颠沛流离的滋味!”

一旁的军师宋献策却皱着眉头,轻声提醒道:“大王,不可大意。山东的王巢势力强大,他的中华军装备精良,战斗力强悍,且山东粮饷充足,是咱们北上的最大障碍。据探子回报,王巢正在山东招募民兵,增产武器,怕是在为北上复京做准备。咱们必须尽快解决粮饷问题,否则一旦粮饷耗尽,军心涣散,王巢趁机来攻,咱们就危险了。”

李自成脸色一沉,眼中闪过一丝不悦:“宋先生多虑了。王巢不过是个守着山东一亩三分地的土包子,他的中华军虽然能打,但兵力不足十万,怎么敢跟我五十万大军抗衡?粮饷的事,我自有办法——河南、陕西的地主豪强还有不少家产,再征缴一批,就能支撑一年半载。等我攻克北京,府库中的金银珠宝,足够咱们享用一辈子!”

宋献策还想再劝,却被刘宗敏打断:“军师就是胆小!咱们的‘老营’骑兵,哪个不是以一当十?王巢若是敢来,我就率骑兵冲垮他的阵形,把他的脑袋砍下来,给大王当酒壶!”

李自成哈哈大笑,拍着刘宗敏的肩膀:“好!有刘将军这句话,我就放心了。传我命令,全军休整一个月,下个月中旬,兵分两路,一路由刘宗敏率领,攻打太原,直逼北京;另一路由李过率领,攻打济南,剿灭王巢!”

文武百官齐声应和,大殿内充满了狂妄的笑声。他们都以为,大顺军已经天下无敌,却不知道,在遥远的济南,王巢已经通过密报摸清了他们的虚实,正在布下一张天罗地网,等着他们自投罗网。

此时的济南,王巢正站在巡抚衙门的阁楼之上,望着远处的军工坊和演武场。军工坊的烟囱冒着滚滚黑烟,演武场上传来士兵们整齐的呐喊声,整个山东都在为北上复京做着准备。他知道,李自成的狂妄和自大,终将成为他灭亡的导火索;而山东的准备,终将为大明的复兴铺平道路。

“李自成,你以为五十万流民就能称霸天下?”王巢轻声自语,眼中闪过一丝坚定,“你错了。真正的力量,不是数量的堆砌,而是质量的沉淀。等我率军北上时,就是你大顺政权覆灭之日!”

夕阳西下,金色的余晖洒在济南城的每一个角落,给这座充满生机的城市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。王巢知道,一场关乎大明命运的较量,即将在不久的将来展开,而他,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,随时迎接挑战。山东的军民们,也已经做好了准备,他们将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,为大明的复兴而战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