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走出王府时,李洵往袖袋里塞进一个鼓囊囊的油纸包。
里面装的是什么?
自然是香喷喷,炒得焦脆的南瓜子。
至于干什么用?
当然是怕等会儿上朝时无聊,好躲在柱子后面偷偷嗑瓜子解闷儿。
这事儿李洵熟门熟路。
以前就干过,不光带过瓜子,还揣过蜜饯点心。
想想那些可怜的大臣们。
清早四五点就得顶着寒风爬起来,饿着肚子、干着嘴唇,在皇极殿里一站就是大半天跟罚站似的。
李洵可受不了这份苦。
享受至上。
然而,此刻的李洵万万没想到。
他随手教给秦可卿,用来减轻她庶务负担的借贷记账法,在六部衙门里掀起了滔天巨浪。
这巨浪一路翻滚,今早在皇极殿上,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官全武行。
别以为只有武官才会打打杀杀。
文官急了眼,那才叫一个不顾形象。
平日里满口仁义道德,之乎者也的老大人们,此刻上演着活生生的皇极殿格斗大赛。
我呸你一口唾沫星子,你啐我一嘴浓痰,你揪我的胡子,我扯你的腰带,争辩无果便开骂,骂得不过瘾直接上手招呼。
扇巴掌,抡王八拳,都是常规操作,打不过的急了直接变狗上嘴咬,再不济还能使出铁头功!
永熙帝高坐龙椅之上,起初还觉得新鲜,乐呵呵地看个热闹。
可看着看着,他慌了!
这哪里是朝堂议事?
分明是六部衙门集体大乱斗。
劝?根本劝不住!
皇帝心里门儿清,这借贷记账法确实是个抓米虫的好东西。
但要推行下去,阻力太大了。
支持和反对的各占一半,吵得不可开交。
总不能把反对的都罢免了吧?
那谁给他管理这偌大的江山?
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那么多顶班的啊。
愁得永熙帝脑仁儿疼。
皇帝揉着太阳穴,最终脑子里精准锁定了问题的源头。
他那个可爱迷人且混账的宝贝弟弟,忠顺亲王李洵。
有时候,永熙帝真想拿把斧子把这混球的脑袋劈开,看看里面到底装了些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儿。
最终,永熙帝一拍龙案(虽然声音被淹没在打斗声中),这件光荣而艰巨的擦屁股任务,必须丢给始作俑者,忠顺王李洵去办理。
那些反对的就让忠顺王去说服。
他李洵不是最擅长那“以德服人”吗?
此刻的皇极殿,已是一片狼藉。
永熙帝无力地扶着额头,心力交瘁,那混账怎么还未来。
“给朕住手!”
“别打了!成何体统!”
永熙皇帝的怒吼在群殴的喧嚣中苍白无力,就跟蚊子哼哼叫一样。
只见平日里道貌岸然的六部官员们,帽子歪斜,乌纱不保者更多。
互相掐着脖子,憋的脸红脖子粗,吐出舌头,踩着对方官帽当抹布似的在脚下蹭来蹭去。
鼻血横流,眼窝乌青,官袍被撕扯得条条缕缕,露出里面的中衣甚至肚皮。
几位上了年纪的侍郎被气得躺倒在地,翻着白眼,大口喘气,身边围着急得跳脚的太医。
伤势较重的,比如那位被铁头功撞断肋骨的刑部倒霉蛋,已经被抬回家养伤去了。
殿堂一角。
兵部侍郎正指着理国公府现袭一等子柳芳的鼻子骂:
“柳芳,你少装蒜。这借贷记账法就是照妖镜,反对推行的心里没鬼?我看你们是怕推行下去,再也不能上下其手,贪墨军粮军饷了吧?
是不是啊柳大人?若真如此,这记账法还真就推行不得了!”这明显是公报私仇。
柳芳气得脸红脖子粗,官帽都歪了:“放屁,你这厮指桑骂槐,我柳家世代忠良岂容你污蔑,我呸!”
柳芳家里尽管也是武勋开国,但到了他这一代,早就弃武转文了,如同贾政一般,但比假正经厉害,人家非但保留爵位还在六部重要有实权的位子坐着。
“我呸!”
“我再呸!”
柳芳和同僚隔空互啐,唾沫横飞,眼看就要升级为近身肉搏。
这不过是混乱殿堂的一个小小缩影。
李洵就是在这等热火朝天的氛围中,优哉游哉地踱进了皇极殿。
他一进门就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,好家伙比酒楼说书还热闹。
李洵反应极快,哧溜一下闪到一根巨大的蟠龙金柱后面。
背靠着冰凉的石柱,熟练地掏出油纸包,开始嗑瓜子。李洵边嗑瓜子边看戏,时不时还低声点评几句,充当现场解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