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8章 五虎三士会武关(1 / 2)

新野休整后,刘备携荆州士子与追随百姓继续西行。

一路之上,伊籍、黄忠尽心护送,穿南阳,过丹水,队伍虽庞大,却也算顺利。途中,刘备与同行的几位荆州才俊颇为投契。

颍川徐庶徐元直,性情豪迈,好任侠,曾为友杀人逃亡,与刘备早年游历江湖的经历颇有共鸣,二人常并辔而行,谈论天下大势,甚是相得。

另有山阳王粲王仲宣,虽其貌不扬,身形矮小,然文采飞扬,博闻强记。

他对刘备言道,欲效仿太史公,记录当世豪杰枭雄之行迹,汇集成书,名为《英雄记》。刘备欣然应允,并允其随行观察记录。

更令刘备惊喜的是,原本计划南下荆州的诸葛瑾、诸葛亮、诸葛均三兄弟,竟也改变了主意,跟上了北上的队伍。

诸葛瑾向刘备解释道:

“舍弟孔明言,今荆州士人纷纷北上,足见关中已定,朝廷威信重立,正是有志之士报效陛下之时。与其寄人篱下,不若自荐于朝廷,量才录用,治理地方,亦算自力更生,不负平生所学。”

刘备见诸葛亮年纪虽轻,却见识不凡,心中更加喜爱,自然欢迎他们同行。

伊籍、黄忠一路护送,直至武关之下,方算完成使命。伊籍记得此前镇守武关的乃是右将军杨定,便命人上前通报:

“荆州别驾伊籍,奉旨护送北上士人及徐州牧刘使君一行至此,请开关放行!”

不料,关门开启,出来的并非杨定,而是一队盔明甲亮、精神抖擞的精锐骑兵。

为首一将,年不过二十,却生得面如冠玉,眼若流星,身披赤红锦袍,外罩亮银甲胄,坐下白马神骏异常,正是新任执金吾马超马孟起!

马超策马向前,目光扫过庞大的队伍,在刘备及其身后关、张、赵等将领身上停留片刻,眼中闪过一丝激赏,随即拱手朗声道:

“可是徐州牧刘玄德使君当面?末将执金吾马超,奉陛下之命,特来迎候使君及诸位北上贤士!陛下于长安,日夜挂念诸位行程安危!”

刘备见马超英姿勃发,气度非凡,连忙还礼:“有劳马将军远迎!备奉诏入朝,得见天威仪仗,幸何如之!”

马超笑道:“陛下闻刘使君一路携民而行,充实关中人口,甚为欣慰。尚书令钟繇钟令君已遣京兆功曹法正法孝直,在前方驿站等候,专司安顿随行百姓事宜。”

“使君可将百姓交托于法功曹,其必能妥善安置,使百姓各得其所。使君便可轻装简从,速往长安觐见。”

刘备闻言,心中大石落地。他虽不忍弃百姓,但也知带着如此多平民入京诸多不便,朝廷既有安排,自是最好。

当即谢恩:“陛下圣虑周详,臣感激不尽!一切听从朝廷安排。”

于是,双方在武关下完成交接。伊籍、黄忠与刘备等人告别,返回荆州复命。

刘备则将追随的百姓名册、情况一一交代给前来接应的法正。法正年纪虽轻,却办事干练,条理清晰,很快便将安民事宜安排得井井有条,令刘备刮目相看。

在此期间,刘备麾下的关羽、张飞、赵云与马超,几位当世虎将得以初次相见。虽只是简单见礼,但英雄相惜,彼此皆知对方乃非凡之辈。

关羽抚须打量马超,丹凤眼中精光隐现;张飞环眼圆睁,声若洪钟;赵云沉稳持重,静观其变;马超则意气风发,毫不怯场。黄忠虽沉稳内敛,见到几位好手也是意气风发,感叹北方勇武,他在荆州却无用武之地。赵云心细,默默记下此事。

另一边,年轻的诸葛亮、徐庶也与前来安置民事的法正打了个照面。

虽仅止于礼节性的寒暄。诸葛亮目若朗星,静静观察着法正的言行;徐庶性情洒脱,与法正交谈几句便觉投缘;法正则敏锐地察觉到诸葛亮的不凡,多看了几眼。

一切交接妥当后,马超率领金吾卫在前开道,刘备则带着精简后的部属及荆州士子,浩浩荡荡穿过武关,踏上了通往帝都长安的最后一程。

队伍穿过武关,正式进入司隶校尉部辖下的京兆地界。一路行来,刘备留心观察,但见关中大地虽历经战火,满目疮痍,百业待兴,却已然显露出一种迥异于关东的秩序与生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