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灵异恐怖 > 重生之羊毛女王 > 第125章 海岛上的彩色糖纸

第125章 海岛上的彩色糖纸(2 / 2)

海风拍打着窗纸,像在轻轻哼歌。煤油灯的光昏黄温暖,把三个孩子的影子投在墙上,忽大忽小。林小满轻轻吹了灯,心里想着明天要带表姐去赶海,让她捡些新鲜的贝壳,带回去给镇上的同学看看。

第二天一早,天还没亮,阿泽就把表姐叫醒了:“赶海要趁早,晚了潮就涨了。”表姐揉着眼睛起来,见宛宛已经穿好衣服,手里拎着小竹筐,像只急着出笼的小鸟。林小满给他们每人塞了个玉米饼子:“路上吃,别饿肚子。”

沙滩上还带着露水,踩上去凉凉的。远处的礁石缝里有小螃蟹爬,阿泽教表姐怎么抓:“按住它的背,别让钳子夹着。”表姐学得认真,却还是被小螃蟹夹了下,“哎哟”一声,引得宛宛直笑。

“看我抓的!”宛宛举着只小海螺,壳上带着螺旋纹。表姐也捡了个大的,说要回去做成哨子,比李伯送的那个还响。阿泽则在礁石底下摸蛤蜊,摸出个巴掌大的,举起来喊:“晚上煮汤喝!”

太阳爬到头顶时,他们的竹筐都满了。阿泽捡了些奇形怪状的贝壳,说是要给表姐的同学当礼物;宛宛的筐里全是小海螺,叮叮当当作响;表姐则捡了块带花纹的礁石,说要摆在书桌上当镇纸。

回家的路上,表姐说:“比家里好玩多了,有这么多贝壳,还有海风吹。”阿泽得意地说:“等退大潮,我带你去捡砗磲,比我们家那个还大。”宛宛立刻接话:“还有螃蟹!大的!”

下午,塑料厂的厂长来串门,见表姐在教阿泽画吊车,笑着说:“外甥女懂这个?我们厂正缺个会画图纸的呢。”表姐脸红了:“我也是看小人书学的。”厂长指着阿泽:“你跟着表姐好好学,将来给咱厂画机器图纸。”

晚饭时,林小满用早上捡的蛤蜊煮了汤,鲜得人直咂嘴。表姐说要把汤的做法记下来,回去让妈妈也试试。宛宛则把自己攒的糖纸都拿出来,和表姐的放在一起,红的、绿的、黄的,铺了一炕,像片彩色的海。

表姐要走的前一天,把带来的麦芽糖拿出来,教宛宛怎么沾红薯干吃。“这样沾一点,甜得很。”表姐给宛宛演示,宛宛学着沾了点,小嘴抿着笑,糖渣沾在嘴角,像只偷食的小松鼠。

阿泽则把自己的玻璃弹珠分了一半给表姐:“带回去跟同学玩,赢了算你的。”表姐也把《海港》小人书留给了他:“想吊车了就看看,下次来给你带《火车头》的。”

晚上,他们把捡的贝壳都放进砗磲壳里,和原来的宝贝放在一起。表姐的礁石镇纸摆在最上面,像座小小的山。“等我下次来,咱们再捡更多。”表姐摸着砗磲壳说。宛宛抱着她的胳膊:“表姐别走。”

表姐走的那天,天阴沉沉的,像要下雨。码头上挤满了人,都是来送亲戚的。阿泽把海螺哨子塞给表姐:“想我们了就吹一声,海风会把声音带回来。”表姐点点头,眼圈有点红。

宛宛抱着表姐的腿不放,嘴里念叨着“再待一天”。林小满蹲下来哄她:“表姐要上学,放假还来,给你带新的小人书。”表姐也说:“我会写信来,告诉你镇上的事。”

船开的时候,表姐站在甲板上挥手,辫子在风里飘。阿泽和宛宛也跟着挥手,直到船变成个小点,消失在雾里。宛宛忽然哭了:“我的糖纸还在表姐那里。”林小满掏出块红薯干给她:“不哭,表姐会寄回来的。”

回家的路上,阿泽没说话,手里攥着表姐留下的小人书。走到院门口,见砗磲壳还摆在桌上,里面的贝壳安安静静地躺着,像在等主人回来。林小满摸着阿泽的头:“想表姐了,就看看她画的吊车。”

夜里,林小满给他们掖被角,见阿泽的枕头边放着小人书,宛宛则抱着表姐折的轮船,小嘴还在嘟囔。窗外的海浪声比平时大,像是在送远行的客人。她忽然想起表姐说的,镇上的路灯亮起来像星星,心里想着,等孩子们长大了,一定带他们去看看。

第二天一早,阿泽把表姐画的吊车图贴在墙上,就在日历旁边。宛宛则把糖纸都收进小盒子,说要等表姐的信来,一起寄回去。林小满看着他们,心里暖暖的——这1976年的秋天,因为表姐的到来,变得像那些彩色的糖纸,鲜艳又甜蜜。

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,落在砗磲壳上,里面的贝壳泛着光。远处的塑料厂又响起机器声,阿泽背着书包要去找小柱子,说要教他画吊车。宛宛也跟着跑出去,手里拿着表姐折的轮船,嘴里喊着:“我有大轮船!”

林小满静静地站在门口,目光紧随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,嘴角不由得泛起了一抹淡淡的微笑。

这日子啊,就如同这海岛上的潮水一般,时而涨起,时而落下,但无论如何,总会有新的浪花不断地涌来。

表姐的到来,给这个小小的岛屿带来了不仅仅是糖果和小人书,更重要的是,她带来了外面世界的影子。那是一种遥远而又神秘的存在,宛如一颗种子,轻轻地落在了孩子们的心田里。

这颗种子,虽然渺小,但却蕴含着无尽的生命力。它在孩子们的心中慢慢生根发芽,总有一天,会绽放出绚丽多彩的花朵。

而此时此刻,这满院的阳光、贝壳的光芒,以及孩子们清脆悦耳的笑声,都仿佛成为了这颗种子最肥沃的养料,滋养着它茁壮成长。

在这个特别的1976年的秋天里,林小满深信,无论未来会遇到多少风雨,这颗种子所孕育出的希望和温暖,都将永远深藏在孩子们的心种,成为他们前行道路上最坚实的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