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杰看着这些朴实的士兵,听着他们真挚的话语,心中百感交集。他知道,这面锦旗不仅仅是对他个人的肯定,更是对所有为药皂付出努力的工匠们的肯定,是对他们日夜辛劳的最好回报。
“请替我谢谢尉迟将军,谢谢弟兄们,”李杰郑重地说道,他的眼神坚定而真诚,“这面锦旗,李某收下了。我会把它挂在工坊最显眼的地方,让所有的工匠都看到,让他们知道,自己的工作是多么有意义,多么光荣,他们制作的每一块药皂,都在守护着边关的将士们。”
说着,他亲自接过锦旗,小心翼翼地抚摸着上面的丝线,仿佛在抚摸着将士们的伤口。这粗糙的针脚里,有士兵们的期盼,有他们的坚守。
“走,我带你们去看看我们的工坊,”李杰笑着对王大牛等人说道,“让你们看看这药皂是怎么制作出来的,也让弟兄们放心,我们一定会做出更好的药皂,支援你们。”
王大牛等人高兴地答应了。他们跟着李杰走进工坊,眼睛里充满了好奇和期待。
一进工坊,蒸汽锅的轰鸣声和搅拌器的转动声就扑面而来,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药香。王大牛看着那三个巨大的铜缸,里面的皂基在搅拌桨的带动下翻滚着,像黄色的浪潮,不禁惊叹道:“乖乖,这么大的缸,一天得做多少药皂啊!”
孙老实正在旁边指导工匠们操作,看到李杰带着几个士兵进来,连忙上前打招呼。李杰介绍道:“这位是孙师傅,是我们这里最有经验的皂工,药皂能有这么好的质量,他功不可没。”
孙老实不好意思地笑了笑,对王大牛等人说道:“几位军爷辛苦了,快这边坐。”
王大牛看着孙老实和其他工匠们忙碌的身影,看着他们专注的眼神,感慨地说道:“原来药皂是这么做出来的,真是不容易啊!俺们在边关用的时候,只知道它好用,没想到背后有这么多人在辛苦忙碌。”
李杰带着他们参观了药材处理区、皂基熬制区、成型包装区,详细介绍了每一个环节的操作流程。王大牛等人一边听一边点头,不时发出赞叹声。当看到刻着药方的石碑时,王大牛驻足良久,说道:“李大人考虑得真周到,这样就不会出错了。”
参观完工坊,李杰留王大牛等人在司农寺吃了午饭。午饭很简单,就是馒头、炖菜和一碗热汤,但王大牛等人却吃得格外香甜。他们说,这比在边关吃的干粮好多了,能在千里之外的长安吃到热乎饭,还能看到药皂的制作过程,心里特别踏实。
饭后,王大牛等人要赶回边关了。李杰亲自送他们到门口,又给他们装了满满一大箱药皂,让他们带回去给弟兄们。“路上注意安全,”李杰叮嘱道,“告诉弟兄们,我们会一直支持他们,药皂会源源不断地送到边关。”
“请李大人放心!”王大牛郑重地行了个军礼,带着士兵们踏上了归途。他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远方的尘土中,那面鲜红的锦旗却仿佛一直飘扬在司农寺的上空,激励着每一个工匠努力工作,为边关的将士们送去更多的温暖和希望。
李杰回到工坊,让人将那面锦旗挂在了最显眼的横梁上。红色的锦旗在蒸汽和灯光的映照下,显得格外鲜艳。工匠们围过来看,脸上都露出了自豪的笑容。
“大家看,”李杰指着锦旗对工匠们说道,“这是边关的将士们送给我们的礼物,这是比金子还贵重的奖赏。它告诉我们,我们的工作是有意义的,我们制作的每一块药皂,都在为保卫大唐的边疆贡献力量。我们一定要更加用心地工作,做出更好的药皂,不辜负将士们的期望!”
“是!”工匠们齐声应道,声音洪亮,充满了干劲。
蒸汽锅的轰鸣声依旧在耳边回响,搅拌器的转动声仿佛也变得更加有力。在这三座新坊的轰鸣中,仿佛能听到大唐繁荣昌盛的脚步声,能看到边关将士们胜利的笑容。渭水的流水潺潺,像是在为这一切伴奏,谱写着一曲属于大唐的壮丽赞歌。
欲知下文如何,请先关注收藏点赞!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