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人,您不会是想选这儿吧?”王显看着脚下松软的淤泥,眉头拧成了疙瘩,“这地方潮得能拧出水来,别说建工坊,人站久了都怕陷进去。”
张衡也连连摇头:“滩涂地承载力太差,就算盖起房子,过两年也得沉降开裂。而且汛期一来,渭水涨潮,不就淹了?”
李杰却蹲下身,抓起一把湿土。土是黑褐色的,里面夹杂着细小的贝壳碎片,他放在鼻尖闻了闻,有股淡淡的腥气。“你们看,”他把土捏碎,“这是冲积土,肥力足,说明土壤颗粒细,改良起来不难。”他又指了指不远处的水流,“渭水在这里流速慢,水位稳定,咱们可以挖条水渠引活水进来,既能用来熬皂,又能排污水。”
“可水力有什么用?”刘凯不解地问,“咱们现在都是用人力搅拌皂基,雇十个壮汉就行,犯不着费那劲引水。”
李杰站起身,从怀里掏出一张折叠的纸,缓缓展开。纸上是他昨晚画的图纸,用炭笔勾勒出几个奇怪的齿轮和叶片。“我打算做水动搅拌器,”他指着图纸解释道,“用水流带动轮轴,轮轴连着搅拌桨,不用人力就能搅皂基,一天能多做三百块药皂。”
众人都凑过来看,脸上满是困惑。张衡指着图纸上的齿轮:“这铁疙瘩能转起来?万一卡住了怎么办?”
“所以要建在水边,”李杰耐心地说,“先做个小的试验,成了再放大。而且这里地势低,咱们可以挖蓄水池,雨季存水,旱季用,不用愁没水用。”他又在地上画了个三角形,“三座工坊成品字形排列,中间建仓库,下雨时原料不用淋雨。旁边挖沉淀池,污水过滤后再排进渭水,也不会污了水源。”
王显还是不放心:“可这泥泞地怎么施工?总不能让工匠在泥里打滚吧?”
李杰笑了笑,对身后的随从说:“去取些石灰来。”随从很快从马车上拿来一小袋石灰,李杰抓了一把撒在湿土里,用树枝拌匀。“加石灰能降低土壤含水率,”他拍了拍手上的灰,“再铺上碎石和夯土,分层压实,三个月就能达到施工标准。”
他指着滩涂边缘一处地势稍高的地方:“先在那里建临时工坊,一边施工一边生产,不耽误给边关送药皂。等主体工坊建好,临时的还能改成晾晒场。”
张衡盯着图纸看了半晌,突然拍了下手:“大人这设计妙啊!品字形排列,风从中间过,能吹散熬皂的蒸汽。仓库在中间,三座工坊取原料都方便,省了不少脚力。”
王显也算了笔账:“引水渠虽然要花五十贯,但以后不用买水,十年就能省回来。水力搅拌器要是真成了,每月能省三十个工,一年就是三百六十贯,太值了!”
刘凯挠了挠头,也笑了:“还是大人看得远,属下服了。”
李杰望着波光粼粼的渭水,心里已经勾勒出工坊的全貌——高耸的烟囱冒着白烟,水渠里的水推动着轮轴转动,工匠们在整洁的工坊里忙碌,仓库里堆满了打包好的药皂,正等着装上马车运往边关。他知道,这不仅仅是一座工坊,更是他在这个时代播下的一颗种子,迟早会生根发芽,长成参天大树。
“就选这儿了,”他语气坚定,“张主事,你负责出详细图纸;王郎中,你去户部办理土地手续;刘员外郎,你核算物料成本。三天后,咱们在这里开建!”
“是!”三人齐声应道,脸上都露出了振奋的神色。阳光洒在渭水之上,泛起点点金光,仿佛在为这片即将崛起的土地镀上一层希望。
欲知下文如何,请先关注收藏点赞!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