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世民大手一挥,毫不犹豫地说道:“准!不仅要发,还要多给!传朕旨意,立刻调拨三万贯,由司农寺全权负责,即刻扩建药皂工坊和药膏工坊,招募更多的工匠,务必满足军需!所需的药材、工具,不管是哪个部门的,都要优先调配!谁敢延误,以通敌论处!”
“臣遵旨!谢陛下!”李杰连忙磕头谢恩,额头重重地磕在地上,发出“咚”的一声响。他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,有了陛下的旨意,就有了足够的资源和权力,一定能尽快完成尉迟将军的嘱托。
旁边的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,他们相互看了一眼,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喜悦。药皂能有如此奇效,对于缓解边关的压力,提升军队的战斗力,无疑是雪中送炭。他们之前虽然也支持李杰研制药皂,但没想到效果会这么好,心中对李杰也多了几分敬佩。
李世民看着李杰,眼神中充满了赞许和欣赏。他走上前,亲自将李杰扶了起来,拍了拍他的肩膀,力道不轻不重,却带着一种亲切和肯定。“李杰,你这次立了大功!说吧,你想要什么赏赐?只要是朕能做到的,尽管开口!金银财宝、官职爵位,只要你想要,朕都可以满足你!”
李杰心中一动,他想到了很多东西。他想到了正在研发的新式纺织机,需要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;他想到了药皂和药膏的配方还可以进一步改进,需要更多的药材进行试验;他甚至想到了,如果能有一个专门的机构,负责研发和推广新的技术和产品,那对于大唐的发展将会有多大的帮助。
但他知道,现在不是提这些的时候。当务之急是尽快将药皂和药膏送到边关,解将士们的燃眉之急。而且,他也明白,李世民虽然现在很高兴,但官场险恶,过于张扬并非好事。
他躬身说道:“陛下,臣不敢奢求赏赐。能为陛下分忧,为边关将士出力,是臣的本分,也是臣的荣幸。只要能让边关的将士们少受些苦,能让大唐的边疆安稳,臣就心满意足了。”
李世民见他如此谦虚,不贪功,不求赏,更是满意,点了点头说道:“好!好一个忠心耿耿的李杰!你有这份心,朕很欣慰。但功不可没,赏赐还是要有的。这样吧,朕再拨给你五千两白银,专门用于药皂和药膏的研发,务必让它们的效果更好,能更好地为将士们服务。另外,司农寺可以自行招募工匠,所需粮草、住所,由户部和工部负责供应,不必再层层上报,耽误时间。”
“谢陛下隆恩!臣定当竭尽所能,不辜负陛下的信任和期望!”李杰再次磕头谢恩,心中充满了感激。陛下的这些赏赐,虽然不是金银珠宝和高官厚禄,却比那些更实用,对于他接下来的工作将会有极大的帮助。
李世民又叮嘱了几句,让他务必尽快将药皂和药膏送到边关,不得有丝毫延误,然后才让他退下。
李杰拿着圣旨,走出御书房,心中充满了干劲。阳光洒在他的身上,暖洋洋的,仿佛为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。他回头望了一眼那庄严的御书房,心中暗暗发誓,一定要尽快完成任务,为大唐的强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回到司农寺,李杰立刻召集了所有的工匠和官员,将边关的捷报和陛下的旨意传达下去。
司农寺的大堂里,挤满了人,大家都竖着耳朵,认真地听着李杰的话。当听到药皂让边关士兵的冻疮发病率降低七成时,大堂里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声,工匠们脸上都露出了自豪和喜悦的笑容。他们日夜辛劳,终于有了回报,而且是如此重大的回报,这让他们感到无比的骄傲。
“各位,”李杰站在堂前,声音洪亮,充满了力量,“边关的将士们在等着我们,陛下也在看着我们!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!从今天起,所有人都加班加点,药皂工坊和药膏工坊全天开工,人歇工不歇!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,赶制出五千块药皂和足够的治刀伤药膏!所需的一切,朕已经向陛下请旨,都会优先供应,大家只管安心工作!”
“是!谨遵大人命令!”众人齐声应道,声音响彻整个大堂,充满了决心和力量。
散会后,工匠们立刻行动起来,整个司农寺都忙碌了起来。药皂工坊里,熬制皂基的大锅里冒着热气,散发着浓郁的药香;雕刻药皂的工匠们凝神聚力,手中的刻刀飞快地舞动着;包装的工匠们则小心翼翼地将做好的药皂放进木箱里,贴上封条。
药膏工坊里也是一片繁忙的景象,制药的工匠们按照配方,将各种药材研磨、混合、熬制,空气中弥漫着苦涩的药味,但这药味在大家闻来,却像是希望的味道。
李杰穿梭在各个工坊之间,不时停下来指导工匠们的工作,解决遇到的问题。他看到工匠们虽然疲惫,但脸上都带着高昂的斗志,心中感到十分欣慰。
他走到信使休息的房间,看到信使已经睡了过去,脸上还带着一丝疲惫的笑容。旁边的马厩里,那匹枣红色的战马也得到了精心的照料,兽医正在为它处理磨破的马蹄,给它喂食上好的草料。
李杰轻轻带上门,不想打扰他们休息。他们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,接下来的,就交给他们了。
夜幕降临,长安城渐渐安静了下来,但司农寺的工坊里依旧灯火通明,如同白昼。火光映照着工匠们疲惫却坚毅的脸庞,也映照着那些正在制作的药皂和药膏。这些凝聚着智慧和汗水的物品,即将踏上前往边关的旅程,它们将带着长安的温暖和希望,为那些保家卫国的将士们送去最坚实的守护。
而在御书房里,李世民依旧拿着那封血书,反复看着。他的脸上带着笑容,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了地。他让人将这封血书抄录多份,分发给各个部门,让他们都看看药皂的神奇功效,也让那些曾经质疑李杰的人看看,他的决定是多么的正确。
“传旨,”李世民对身边的内侍说道,“赏赐司农寺卿李杰锦缎百匹,黄金百两,加封其为太中大夫,以资鼓励。”
“是,陛下。”
李世民看着窗外,夜色深沉,星光璀璨。他知道,这只是一个开始,大唐的未来,将会因为这些不断涌现的新事物、新人才而更加美好。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大唐的军队在边关奋勇杀敌,看到了百姓们安居乐业,看到了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大唐王朝。
司农寺的灯火,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明亮,像是一颗闪耀的星辰,照亮了前行的道路。而这一切,都源于那封带着血迹的捷报,源于那块小小的药皂,更源于无数人为了守护家国而付出的努力。这血书里的捷报,不仅仅是一份军功,更是一份希望,一份属于大唐的,光明的未来。
欲知下文如何,请先关注收藏点赞!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