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灵异恐怖 > 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 > 第214章 pH 值的精准测量

第214章 pH 值的精准测量(2 / 2)

更让人惊讶的是,李杰还让人在田埂内侧抹上了一层混合了草木灰的黏土。他亲自示范,把晒干的草木灰和黏土按一比三的比例混合,再加入适量的水,用木槌反复捶打,直到混合物变得像揉好的面团一样细腻有韧性。

“这是为啥啊?”老张师傅蹲在一旁,看着李杰用抹子把混合物均匀地抹在田埂内侧,像在给墙壁刷涂料,他种了一辈子地,也没见过这么种地的。旁边的几个老农也纷纷探头,眼里满是好奇。

“这层黏土混合了草木灰,可是个好东西。”李杰直起身,擦了擦手上的泥,解释道,“一来,黏土能挡住两边的水土,防止它们相互渗透,保证每个区域的酸碱度稳定;二来,草木灰是碱性的,要是哪块地的土壤酸性太强了,它能慢慢中和一下,就像给土壤‘调味’一样,让味道始终保持在合适的程度。”

他指着刚抹好的田埂内侧,阳光下,那层混合物泛着淡淡的灰白色:“这活儿得细致点,不能马虎。厚度要均匀,不能有裂缝,不然水就渗过去了。你们看,这样抹完,田埂就像穿了层盔甲,既能挡水,又能调酸,一举两得。”

老农们听得连连点头,手里的活计也更仔细了。一个姓李的老农干了一辈子农活,种过的地比谁都多,此刻却忍不住感慨:“李大人,您这种地的法子可真新鲜,种个花比咱种麦子还讲究啊!咱种麦子,也就翻翻地、施施肥,哪想过这土还有‘口味’,还得用帛片测,用草木灰调啊!”

另一个老农也附和道:“就是啊,以前总觉得种地靠的是力气和经验,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这么多门道。听大人这么一说,才知道咱以前那都是瞎种,怪不得有时候收成好,有时候收成差呢。”

李杰笑了笑,心里却很清楚,这不过是现代农业技术中最基础的土壤管理知识。在华夏国,哪怕是普通的农户都知道测土配方施肥,可在大唐,这些知识却显得如此新奇。他拍了拍手上的土,对大家说:“种地确实有学问,得多观察、多琢磨。就像这花草,你摸清了它的脾气,给它合适的环境,它自然就长得好,给你好收成。”

说话间,田埂已经筑得差不多了。一条条整齐的田埂把坡地分成了两块,一块稍大,准备种胡椒花;一块稍小,用来种薰衣草。阳光照在田埂上,把黏土和草木灰的混合物晒得微微发白,像给坡地系上了一条条漂亮的腰带。

李杰又让人在两块地的边缘各挖了一条浅浅的排水沟,沟底铺上碎石子,防止水土流失。“这样一来,就算下大雨,水也能顺着排水沟流走,不会淹到地里。”他指着排水沟,对赵文说,“你记一下,以后每天都要过来看看,要是沟里有杂草或者泥沙堵了,要及时清理。”

赵文连忙拿出本子记下,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:“大人放心,小的一定记牢。”

老张师傅看着这片被精心打理过的坡地,再想想自己以前种地的样子,不由得叹了口气:“以前总觉得大人研究那些瓶瓶罐罐没啥用,现在才知道,大人这是把学问用到地里了。就冲这细致劲儿,这花草肯定能长得好。”

李杰望着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,心里也充满了期待。他仿佛看到,不久之后,这里就会长满茂盛的胡椒花和薰衣草,白色的、紫色的花朵在阳光下绽放,微风拂过,送来阵阵清香,那香气里,既有胡椒花的辛香,又有薰衣草的淡雅,正是椒兰皂最需要的味道。

夕阳西下,把大家的影子拉得长长的。工匠们收拾好工具,说说笑笑地往回走,嘴里还在讨论着今天学到的新知识。李杰最后看了一眼坡地,田埂整齐,排水沟清晰,土壤松软,一切都准备就绪,就等着播种了。

他知道,这片坡地的秘密,不仅仅是合适的光照、土壤和排水,更是科学的种植方法。只有用科学的方法管理,才能保证香料的品质稳定,才能让椒兰皂真正成为大唐的名品。而他,将带着这些先进的知识,一步步推动大唐的农业和手工业发展,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。

欲知下文如何,请先关注收藏点赞!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