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网 > 灵异恐怖 > 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 > 第127章 胡椒副产品的开发

第127章 胡椒副产品的开发(2 / 2)

太医署的刘太医听说后,特意亲自跑了一趟司农寺。刘太医是长安城里有名的外伤大夫,专治跌打损伤,他拿着胡椒药粉回去后,找了几个骨折的病人试用。三天后,他就派弟子匆匆赶来,说这药粉效果出奇的好,止痛效果比以前用的药粉好了三成,伤口愈合的速度也快了不少,当场就订了两百包,还说以后要长期采购。

“大人,您这脑子是怎么长的?”老张一边给胡椒药粉的油纸包贴标签,标签上是李杰亲手写的“胡椒止痛散”五个字,一边啧啧称奇,“连碎果壳都能变成金疙瘩,这下再也不用看着那些废料心疼了,农户们也能多赚点钱。”

李杰正在案几上制定《胡椒分级标准》,闻言笑了笑:“不是我脑子好使,是这胡椒本就金贵,只是以前没人想到这么多用法。”他指着桌上摆放的三个样品盘,“你看,这第一个盘子里的是一等品,都是红透的鲜果,颗粒饱满,大小均匀,辣味醇厚,用来做调味料,卖给酒楼和富贵人家,能卖出高价;第二个盘子里的是二等品,是半熟的青果或者稍微有点瑕疵的红果,辣味较淡,适合酿酒、做酱;第三个盘子里的是三等品,就是这些碎果和果壳,用来酿醋、做药粉,实在不能用的就晒干粉碎,当肥料还田,给胡椒田施肥,算是物归原主。”

他拿起毛笔,在宣纸上工工整整地写下分级标准:“一等品:每颗直径不小于半寸,色泽深红,无破损、无虫蛀,十斤装,每斤一贯钱;二等品:直径三分至半寸,青红色或有轻微破损,二十斤装,每斤七百文;三等品:破碎颗粒及果壳,五十斤装,每斤三百文;废料:无法加工的碎屑,每斤五十文……”

字迹工整,条理清晰,连一向挑剔的老李都看得连连点头:“这样一来,收购的时候就有了准头,农户们也知道该怎么挑选、怎么分类了,省得以前那样好的坏的混在一起,卖不上价。”

标准制定好的第二天,李杰就派了十个得力的吏员,带着分级样品和详细的收购价格表,奔赴各州县的胡椒种植区。吏员们不仅要把标准和价格表传达给农户,还要亲自示范如何分级,确保每个农户都能明白。

农户们看到价格表,都乐开了花。以前只能扔掉的碎果壳,现在也能换钱了,虽然不多,但积少成多,也是一笔收入。谁还能不仔细采摘、认真挑选?一时间,各胡椒种植区掀起了一股“分级热”,连小孩子都学着大人的样子,拿着小筛子挑选胡椒。

消息传到长安,西市的商户们炸开了锅。绸缎庄的张老板托人来说,想给胡椒酒定制一批锦缎包装,上面绣上胡椒图案,肯定能卖出更高的价钱;城南“回春堂”的李掌柜提着上好的茶叶上门,求购胡椒药粉的独家代理权,说愿意出双倍的价钱;连波斯来的胡商阿罗憾都找到了司农寺,阿罗憾在长安做了多年生意,主要把西域的香料卖到长安,再把长安的丝绸卖到西域,他说愿意把胡椒醋运回西域,保证能卖出高价,还能给司农寺带来西域的上等玉石。

李杰却不急着答应这些请求,他有更长远的打算。“咱们不能只满足于生产,还得建自己的销售网络。”他对老李和老张说,“在长安东西两市各开一家‘胡椒坊’,专门销售各种胡椒制品,明码标价,童叟无欺,让百姓们能买到正宗的胡椒产品。再跟漕运商队合作,把胡椒酒、胡椒醋运到洛阳、扬州、益州这些大城市,让江南、蜀地的百姓也尝尝鲜。”

说干就干,李杰让人在西市选了个临街的门面,不大,只有两间房,但位置极好,来往的行人很多。他让人把门面重新粉刷一遍,里面铺上木地板,靠墙做了一排货架,还打了个漂亮的柜台。半个月后,西市的“胡椒坊”就热热闹闹地开张了。

开张那天,李杰特意请了舞狮队来表演,锣鼓喧天,吸引了不少路人。门面虽然不大,却收拾得干净整洁,货架上摆满了各种胡椒制品:瓶装的胡椒酒,瓶子是邢窑产的白瓷瓶,上面贴着红色的标签;陶瓮装的胡椒醋,瓮口用红布扎着,显得很喜庆;油纸包的胡椒药粉,整整齐齐地码在盒子里;还有不同等级的胡椒粒,用透明的琉璃瓶装着,能清楚地看到里面的颗粒。

伙计们穿着统一的青布短打,胸前绣着个小小的“椒”字,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,耐心地给顾客介绍各种产品的用法和好处。

开张第一天就门庭若市,挤满了前来凑热闹的百姓。长安城里的百姓早就听说了胡椒的神奇,只是以前价格昂贵,很少有人能用得起,如今见有这么多新奇玩意儿,价格也不算太贵,都想来尝尝鲜。

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,穿着洗得发白的襕衫,犹豫了半天,终于买了一瓶胡椒酒,说要回去送给年迈的父亲,父亲每到冬天就关节疼痛,听说这酒能驱寒;一个农妇抱着孩子,买了两包胡椒药粉,说是家里男人在田里干活总磕磕碰碰,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,试试这药粉能不能管用;连皇宫里的内侍都来了,说是替淑妃娘娘买胡椒醋,娘娘喜欢吃酸的,听说这胡椒醋腌梅子特别好吃。

傍晚盘点时,老李拿着算盘噼里啪啦地算着,算完后,他激动地手都抖了,把账本递给李杰:“大人,您看,光今天就卖了三十多贯!这还没算那些预订的,王掌柜又订了一百坛胡椒酒,说明天就派人来拉!照这势头,用不了一个月就能回本了!”

李杰望着窗外渐渐散去的人群,脸上露出了笑容,心里却在盘算着下一步。胡椒产业链的成功只是一个开始,他要做的,是让大唐的农业、手工业都跟上时代的步伐,用先进的技术和理念,让这片土地上的百姓,都能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。

欲知下文如何,请先关注收藏点赞!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