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章 棚外的黑影(1 / 2)

三更的梆子声刚敲过第一响,李杰就被一阵尖锐的嗡鸣惊醒。不是虫群啃食叶片的沙沙声,而是系统面板突然弹出的【异动警报:东南方向30米处有不明热源接近】,红色的警报框在眼前闪烁,刺得他眼睛生疼。

“谁?”他几乎是弹坐起来,草席被掀得卷成一团。棚屋的木门虚掩着,月光从缝隙里挤进来,在泥地上投下道细长的银线,刚好落在墙角那把磨得发亮的柴刀上——这是他防备野兽和宵小的武器,刀鞘上还缠着防滑的麻绳。

李杰抓起柴刀,指腹摩挲着冰凉的刀身,心跳得像擂鼓。禁苑的深夜从没有如此安静过,连虫鸣声都低了八度,只有风穿过竹架的呜咽,像有人在耳边吹气。他屏住呼吸,听见棚外传来极轻的脚步声,不是狱卒巡逻的沉重步伐,而是像猫爪踩过棉絮,几乎没有声响。

“是李承乾的人?”李杰的后背瞬间沁出冷汗。白天的虫害已经让他焦头烂额,若是东宫的人趁夜破坏,剩下的幼苗怕是真的保不住了。他想起小王说过,东宫侍卫里有不少江湖出身的高手,翻墙越脊如履平地。

他悄悄挪到门后,透过门缝往外看。月光刚好照亮棚屋前的空场,一个黑影正蹲在离门三尺远的地方,手里捧着个鼓鼓囊囊的布包。那人穿着紧身夜行衣,黑布蒙着脸,只露出一双眼睛,在月色下闪着警惕的光。

“动作够轻的。”李杰握紧柴刀,指节因用力而发白。他注意到那人的手腕很细,不像普通侍卫那般粗壮,而且蹲身时膝盖几乎不弯,显然是练过柔术的,这种身法在大唐很少见,倒像是波斯舞姬的步法。

黑影左右张望了片刻,确认四周无人,便将布包轻轻放在地上。布包落地时发出“噗”的轻响,像是装着些柔软的东西。紧接着,那人起身,脚尖点地,身形如柳絮般飘向东南方向的宫墙,几个起落就消失在竹架的阴影里,连风声都没惊动。

整个过程不过一炷香的时间,快得像场幻觉。李杰握着柴刀的手心全是汗,他等了片刻,见再无动静,才轻轻拉开木门,木轴转动的“吱呀”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。

空场上的月光亮得晃眼,那个布包静静地躺在地上,蓝底白花的粗布在银辉中泛着柔和的光。李杰走过去,柴刀横在胸前,每一步都踩在自己的影子上,生怕触发什么机关——他在农科院看过太多间谍电影,知道匿名包裹里可能藏着陷阱。

布包的系带是活结,一拉就开。里面露出的不是想象中的毒药或暗器,而是满满一包晒干的苦楝叶。叶片完整无缺,边缘的锯齿清晰可见,颜色是深褐色的,带着阳光晒透的干爽,显然是精心采摘晾晒过的,绝非随手收集的残渣。

“苦楝叶?”李杰愣住了,柴刀“哐当”一声掉在地上。他抓起一把叶子,凑近鼻尖轻嗅,一股浓郁的苦涩中带着辛辣的气味直冲脑门,比禁苑里采的那些新鲜叶子气味浓烈数倍,“这是……完全晒干的,药效至少保留了九成。”

他的手指抚过叶片,上面没有虫蛀的痕迹,也没有霉变的斑点,显然是在最佳时节采摘的。能弄到这么多优质苦楝叶,还知道他急需这个,对方绝不是普通百姓。

布包底部还压着一张折叠的麻纸,展开后,上面是一行用胭脂写的小字。字迹娟秀,笔画却带着几分刻意掩饰的锋芒,尤其是“杀”字的最后一笔,斜钩凌厉,像把出鞘的小刀:“此叶煮水,可杀铁壳虫。”

胭脂的甜香混着苦楝叶的涩味,在空气中交织成一种奇异的气息。李杰捏着纸条,指尖能感受到墨迹未干的温润——显然是刚写不久,送包裹的人来得很急。

“谁会帮我?”他的脑海里飞速闪过一个个名字。尉迟恭?这位武将虽然支持他,但性格耿直,绝不会用这种匿名的方式;长孙无忌?那位老狐狸巴不得看他出丑;萧瑀?更不可能,不派人来毁苗就不错了。

月光突然被云遮住,棚屋周围陷入短暂的黑暗。李杰的目光落在竹架的阴影里,那里还残留着铁壳虫啃食的痕迹。他想起系统商城里的特效药需要科技点,而眼前的苦楝叶,或许就是破解困境的钥匙。

“等等……胭脂?”李杰的指尖在“杀”字的斜钩上顿住。大唐的男子极少用胭脂写字,除非是女子。他猛地想起前几日在太极殿上,百官朝贺时,嫔妃队列里站着的武媚娘。

那天的武媚娘穿着石榴红的宫装,站在队列末尾,并不起眼。但李杰记得她鬓边插着一朵苦楝花,淡紫色的花瓣在朱红宫装映衬下格外醒目——这在长安城里是极少见的,因为苦楝花气味苦寒,很少有女子会用它做头饰。

“她怎么会有苦楝叶?”李杰的心跳漏了一拍。武媚娘出身并州文水,那里是否盛产苦楝树?更重要的是,她一个深宫嫔妃,为何要暗中帮助自己?是为了打击李承乾,还是有更深的图谋?

风突然变大,竹架发出“咯吱”的声响,像是有人在暗处窥探。李杰将苦楝叶和纸条塞进怀里,柴刀重新握在手中。他知道,送包裹的人可能还没走远,只是躲在某个角落观察他的反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