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9章 静观其变(1 / 2)

洛阳营地,中军大帐。

油灯的光芒将吕布、高顺,以及刚刚快马加鞭赶来的两名信使的身影投在帐壁上,拉得很长。空气中弥漫着寒意、汗味和一种紧绷的寂静。来自张邈的紧急情报——曹操已决意回师兖州——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水面的巨石,在帐内激荡起无形的波澜。

高顺面色冷硬如铁,目光投向主位上的吕布。那两名风尘仆仆、几乎脱力的信使则匍匐在地,大气不敢出。

吕布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,发出笃笃的轻响,脸上看不出太多表情,只有眼中深邃的光芒在剧烈闪动。曹操回师,比他预想的更快,更果决。这无疑打乱了他原本相对从容的经营节奏。

“荀彧……果然厉害。”吕布低声自语了一句。兖州的隐患必然已被那位王佐之才察觉,甚至可能已经采取了某种反制措施,才会逼得曹操不得不放弃唾手可得的徐州战果,火速回援。

这是一个巨大的危机,也是一个……诱人的机遇。

帐内沉默了片刻。高顺率先开口,声音沉稳:“主公,曹操回师,兖州内部必然震动。张邈先生等人恐有暴露之危。我军是否……”他话未说尽,但意思很明显:是否要趁机做点什么?接应张邈?甚至……出兵兖州?

这是最直接的反应。趁你病,要你命。曹操主力尚未回归,兖州空虚且内乱,似乎是千载难逢的良机。

吕布敲击桌面的手指停了下来。他抬起眼,目光扫过高顺,又仿佛穿透帐篷,看向了更遥远的东方。

出兵兖州?

这个念头极具诱惑力。若能趁势拿下兖州,则拥有了一块人口密集、土地肥沃的大州,实力将急剧膨胀,真正具备与袁绍、曹操正面抗衡的资本。

但是……

吕布缓缓摇了摇头,眼神恢复了冷静与清明。

“不。”他的声音不高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,“此时入兖州,弊大于利。”

高顺目光微凝,静待下文。

“其一,曹操虽回师,但其主力未损,战力犹存。其归心似箭,必是哀兵、疲兵,亦是最凶狠的亡命之师。我军若此时介入,正面对上急于扑灭内乱、拯救根基的曹操,胜负难料,即便胜,也必是惨胜,徒耗我军积蓄之力。”

“其二,兖州内部情况不明。张邈等人究竟串联了多少力量?荀彧、程昱又掌控了多少局面?我等皆是雾里看花。贸然闯入,很可能陷入曹操与兖州士族的内斗泥潭,进退失据,反而成为众矢之的。”

“其三,亦是关键,”吕布站起身,走到悬挂的简陋地图前,手指点在上面,“袁绍在北,虎视眈眈。我若与曹操在兖州死斗,无论谁胜谁负,最终得意的,只会是袁本初。届时,一个整合了幽冀并的袁绍南下,我等可能面对的是一个比曹操更可怕的敌人。留着曹操,让他与袁绍互相牵制,于我更为有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