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5章 匠营的野望(2 / 2)

“有何难处?”吕布问道。

那年轻工匠有些紧张,结结巴巴地说道:“回…回主公…小的只是想,这弩机上弦费力,射速便慢…若能…若能改得更省力些,或者…或者能连发……”他说完,自己都觉得有些异想天开,脸涨得通红。

吕布看了他一眼,并未嘲笑,只是淡淡道:“省力…可曾想过用轮轴?或用更富弹性的材料?连发…思路不错,但如何供箭、如何击发、如何复位,需一步步来。多想想,不妨做些小模型试试。”

轮轴、弹性材料、模型……这些词汇对年轻工匠来说既新奇又富有启发。他愣在原地,眼中闪烁着思考的光芒,嘴里喃喃重复着吕布的话。

高顺在一旁沉声道:“主公所言,只是方向。具体如何施行,需尔等自行摸索试错,不得浪费材料。”

“是!是!小的明白!谢主公!谢高将军!”年轻工匠激动得连连鞠躬。

离开弩机区,吕布对高顺道:“若有此类善思者,可记录在册,给予些许便利,允许其尝试。十中成一,便是大功。”

“诺。”高顺应下,“此类匠人,营内有十余个。”

巡视接近尾声,吕布对匠作营的进度大体满意。但高顺眉头微蹙,道出了当前最大的困境:“主公,如今最大制约,一为优质铁料,弘农、河东所产铁矿石杂质较多,锻打费力,成品易折;二为熟练工匠,尤其是精通冶铁、锻打、皮革处理的老匠,人手始终短缺。目前产出,仅能优先保障陷阵营与亲卫扩编之需,若要大规模装备全军,力有未逮。”

吕布停下脚步,看着眼前炉火映照下工匠们古铜色的、流淌着汗水的脸庞,以及那堆刚刚打制好、闪烁着幽冷光泽的马镫。

他沉默片刻,开口道:“铁料之事,我会让文和设法。通过杨氏的渠道,高价从荆州、益州乃至江东秘密采购上等镔铁。工匠……”他目光扫过整个工坊,“以双倍粮饷,暗中招募流散各地的手艺人,无论来自关中、中原还是凉州,只要有一技之长,皆可吸纳。此事,由你亲自把关,务必稳妥,不得泄露此地机密。”

“顺,明白。”高沉声领命。有主公这句话,资源和人力的问题便有了解决的途径,尽管执行起来仍需耗费大量心力。

吕布最后看了一眼那繁忙的炉火与铁砧,转身向外走去。高顺紧随其后。

走出那扇厚重的木门,重新沐浴在清冷的秋日山风中,身后的喧嚣被迅速隔绝。吕布深吸一口气,空气中不再有铁与火的味道,只有山林原始的清新。

他知道,山腹中那叮当作响的声响,才是未来真正能在乱世中发出雷鸣的根基。而这一切,才刚刚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