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了这一步,一颗子弹算是完成了,这是振华工业的一小步,却是支援抗战的一大步!
我们有自己的子弹啦!!
弹壳冲压、弹头生产、底火装配、总装,每个环节都要大量骷髅参与。
经过一个多星期的磨合,已经来到每小时生产300发子弹,一天工作16-20个小时,差不多就是4800发,一个月的产量为发。
步枪子弹一颗21克,一木头箱子1500颗,光是子弹便重达63.3斤,算上木箱还有固定的铁架,轻松来到70斤往上。
以月产量十万发子弹为例,这差不多是70箱子弹,别看70箱挺多,但是分下去真的没多少。
志刚一个营300人,一人50发子弹,这就是发,三个营发,这还只是步枪,后面还有轻机枪、重机枪,这些才是无底洞。
现在制约子弹生产的,是只有一套冲压机和配套模具,要是能解决,效率将再次起飞。
但是,这只是最理想状态,现在的模具和冲压设备,故障率不是一般的高,一个月能有十万发合格的子弹生产出来,他都要偷笑了。
弹壳冲压的合格率,在高强度工作五个小时后直线下降,这个时候需要机械专精的维克特来救场。
还好张振华有一些优良传统,比如打劫的时候,经常本着贼不走空,能带走的都带走。
淑巧当初打劫冲压机的时候,就是这样,除了模具,一些常用件甚至出现在附近的工具,也通通打包带走。
现在和模具一起,在轧钢厂仿制中,等调试完,肯定可以将产能稳定在每个月十万发步枪子弹。
有了这个基础,再来生产点其他小玩意的子弹,才不算耽误大事。
寒冬中的晋东南。
老李和老赵在淹没大脚的白雪中,检查野外工事。
这一段时间不太平,小鬼子老是有人来摸哨,最近的时候,距离团部不到十公里。
从这里不难看出,对方并没有孤军深入的打算,因此获得的信息,自然颇为有限,反而是哨兵开枪示警,被夜间巡逻的骑兵,撵得跟兔子一样狼狈。
两人闲聊中谈起破袭大作战后的改变,最直观的变化,就是小鬼子越来越小气。
以前经常能遇到的物资卡车,虽然还有很多,但武装强度直接翻倍,而且就算强攻,他们摧毁武器设备的欲望,比以往高了很多。
最厉害的一次,自知必死的结局下,居然把剩余的步枪子弹和手雷收集在一起,一炸了之。
这是老李仅有的几次,没有缴获到武器弹药。
老赵劝老李要知足,以前不都是开了几枪,提着大刀就和鬼子拼命,现在怎么没有武器装备,好像就不会打仗了一样。
老李叹了口气,既然缴获子弹可以武装自己,他自然希望团里的小伙子,能活得久一点,让他们能看到小鬼子被赶走的那一天。
看着远处在村口打雪仗的孩子们,老李鬼使神差地问道,“你说要是像那群孩子一样,把投的准的集中起来,一起打那边躲起来的,会不会给先锋团带来改变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