另一边的淑巧也没闲着,驻地附近新成立的子弹生产车间内,她从扶桑兵工厂缴获的弹壳冲压机,已经开始工作。
她当时灵机一动把库存模具也打包不少,这省了很多调试模具的功夫,现在有大把时间,去制作备用的模具。
可别小看冲压机上下一挤就算完工,这里面的门道多着呢。
紫铜和锌以合适比例熔炼成铜板,这是弹壳原料,经过多次冲压、拉伸后,弹壳外形初步成型。
如果没有淑巧带回来的机器,以现在的土机床,不可能有这么高的精度,他们生产出来的弹壳,不合格率起码高五到十倍。
弹壳压出来以后,需要打磨去除毛刺,确保弹壳的平滑度和安全性。
弹壳底部这时需要冲压,为安装底火压出位置,同时还要钻孔,这是引火孔。
底火被激发后,从这里进入弹壳内部,将里面的发射药点燃,从而射出子弹头。
底部冲压完,弹壳头部还要收紧形成颈部,接着还要对完成工序的弹壳进行回火。
这道工序非常重要,可以有效消除内应力,平衡硬度与韧性,最后还可以提升尺寸稳定性,防止弹壳变形,影响装填流畅性。
这一点很重要!
弹壳流程走完,到了底火,这个和弹壳一开始的流程,没什么不一样,都是用铜板冲压出形状,然后打磨。
不过这是一个杯状铜帽,放入称量好的白色结晶——雷酸汞,在土制压床上,利用杠杆原理压入弹壳底部,再抹上一层密封漆。
这个密封漆的效果,暂时比不上国外大型军工厂,它用的是炼焦副产品提炼的沥青漆。
只需要密封防潮,凑合能用就行,又不是造蘑菇弹,要求没那么高。
能干。
先把老朋友铜板请出来,轧制成大小一样的铜片,经过几次冲压拉伸,切除不规则的边角,一个子弹头的模样就出来了。
这个时候的子弹头,里面是空心的,他没有富裕到用纯铜做子弹头,所以里面塞得是铅芯。
铅芯也不难做出来,炼铅厂生产出来的铅锭融化后,上土车床拉伸,由于它很软,很容易变成一根根铅条。
铅条进入模具冲压,做成比子弹头小一号的子弹头,然后把它放入铜制子弹头内,上车床收紧子弹头底部,弹头部分完成。
剩下来的工作更简单了,骷髅都能一学就会。
玻璃棒在类似分药器的装置上来回拨动,原本堆得高高的硝化棉火药颗粒,全部进入
这个硝化棉火药颗粒也没多难,硝化之前已经搞过很多次,这次无非多了个胶化的步骤。
它可以将硝化棉和乙醚还有酒精混合物,制成白色药条,切割后可以得到无烟发射药——硝化棉火药了。
骷髅只需要将这个小盒子内的发射药,倒入弹壳,再把弹头底部压入弹壳颈部,接着拉动收口机手柄,即可收紧弹壳和弹头之间的空隙。
这个收口机也不是什么高科技,只需要通过杠杆原理,给弹壳颈部施加一个圆形的力,使其均匀受力锁紧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