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情怀黄金蛋羹”和它那扯淡的“初恋”噱头,如同在省城餐饮界这潭看似深不见底的水面上,投下了一颗味道清奇的石子,激起的涟漪远超张铁柱和李狗蛋最狂野的想象。
如果说之前“送葱”吸引的是文艺青年和猎奇者,那么这次“初恋蛋”则精准地戳中了一大批在城市生活中感到疲惫、渴望情感慰藉的年轻白领和学生的软肋。谁心里还没点关于青春、关于懵懂感情的回忆呢?哪怕这回忆是被一碗鸡蛋羹“催生”出来的,那种片刻的温暖和慰藉也是真实的。
于是,“铁柱生态有机菜”这个藏在后巷的破旧小店,再次以一种极其荒诞的方式,火了!
这一次的火爆,比“送葱”时期来得更加猛烈和持久。
每天店门还没开,外面就开始有人排队,就为了能抢到那一碗限量的“情怀黄金蛋羹”。队伍里大多是年轻人,男女都有,他们拿着手机,对着那土掉渣的招牌和奇葩的宣传语拍照、拍视频,发朋友圈、发抖音、发小红书。
“打卡‘初恋蛋羹’,今日份多愁已就位!”
“一碗蛋羹吃出眼泪,老板赔我青春!”
“藏在巷子里的魔法厨房,吃一口穿越回十八岁!”
各种带着戏谑、感慨和自发“造神”色彩的图文、短视频,在社交网络上病毒式传播开来。“初恋蛋羹”和“铁柱生态有机菜”迅速成为了本地的一个热门“梗”和打卡地。
店里从早到晚人声鼎沸,座无虚席。李狗蛋彻底找到了人生高光时刻,他不再满足于跑堂打杂,而是自动晋升为“前台经理”兼“首席营销官”,每天穿着他那件不知道从哪弄来的、皱巴巴的廉价西装,站在门口,唾沫横飞地向排队的人群重复着那套“怀旧母鸡”和“初心蛋”的鬼话,甚至还即兴发挥,添油加醋地编造起了“高师傅为追寻初恋味道,隐居小巷苦研蛋羹五十年”的狗血故事,听得排队的小姑娘们眼圈发红,对后厨那位神秘的老厨师充满了同情与崇拜。
铁柱则忙得像个旋转的陀螺,点菜、传菜、收银、维持秩序,恨不得一个人劈成八瓣用。他看着店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和不断流入的现金,心情却比之前更加复杂。
高兴吗?当然高兴!生意火爆,收入大增,系统那个“绝境求生”的任务眼看就要完成,他不用关店滚蛋了!
但一种强烈的不真实感和荒谬感也时刻笼罩着他。这一切,居然是因为一碗鸡蛋和一个扯淡的营销概念?这和他想象中的靠顶级食材、靠高师傅惊世骇俗的手艺征服食客的创业之路,偏差也太大了!他感觉自己像个骗子,靠着忽悠和运气,勉强支撑着这个看似繁荣的场面。
后厨里,高炳坤是压力最大的人。他虽然对突然涌入的客流感到些许欣慰,但更多的是一种被“绑架”的烦躁。他追求的是极致的味道和烹饪的艺术,而不是像个流水线工人一样,每天重复翻炒着那几样菜,尤其是要应付那海量的、几乎全是冲着一碗普通(在他看来)蛋羹来的订单。
“胡闹!简直是胡闹!”高炳坤一边飞快地蒸着蛋羹,一边对着帮忙打下手的铁柱抱怨,“老子一身本事,难道就用来天天伺候这破鸡蛋?!野猪肉呢?其他山货呢?再这么下去,我这手艺非废了不可!”